Keep的問題簡直不要太多快訊
根據界面新聞報道,Keep目前正在計劃收縮線下健身空間Keepland業務線,廣州拓店計劃因裁員而停止,北京現有Keepland也將在租約到期后停止運營。
作者 | 湯小泉
編輯 | 劉 漁
根據界面新聞報道,Keep目前正在計劃收縮線下健身空間Keepland業務線,廣州拓店計劃因裁員而停止,北京現有Keepland也將在租約到期后停止運營。
界面援引相關人士分析,Keep可能會徹底放棄Keepland這塊業務。Keep方面則回應稱屬正常的業務調整。
實際上,從各種健身房卷款、倒閉、跑路的新聞中就不難看出,線下健身房可能并不是一個好生意。我們認為,Keepland的撤退,確實是Keep的正確止損動作。
Keep起源于線上健身社區,當初嘗試做Keepland線下健身房業務,想必是希望進行線上線下的流量打通,一方面希望在Keepland拓展線下場景,將家庭場景延伸至健身房門店中,另一方面也希望Keepland利用線下流量,為線上業務進行轉化。
與傳統健身房不同的是,Keepland無需辦卡、按次消費,同時Keepland還試圖融入Keep的社交社區屬性。
王寧曾說,“我們不允許一個空間內只有一、兩個人在運動,至少會保持在 20 人以上,大家不止享受運動,更能享受社交的樂趣”。當然,前期Keepland的主要用戶都來自Keep的線上導流。
但線下門店玩法與線上流量玩法其實是完全不同的,目前可以說沒有一家企業能夠同時做好線下和線上——就連阿里巴巴這樣的電商巨頭最近也在剝離線下零售業務,宣告新零售的失敗。因此Keepland的窘境,其實也不難預測。
早期Keepland均為自營門店,這顯然讓線下業務的成本飆升,并且難以實現快速的全國化復制。2022年2月,Keep將線下健身房業務升級為“Keep優選健身館”,推出了與傳統健身館合作的合作店模式,實際上從此時開始,自營的Keepland就已經出現收縮苗頭。
Keepland這類線下業務除非進行門店復制快速開店,否則想象空間十分有限,更難以談得上為Keep其他業務帶來流量和轉化,即使跑通了單店模型,快速門店復制又有選址等一系列問題,非常考驗線下管理能力。實際上對于Keep來說,自營線下門店,僅僅適合作為一個企業文化的對外互動窗口而已。
按王寧的話說,Keep希望打造一個“科技互聯的運動生態”。因此Keep為了拓展用戶生態場景,做了不少業務的多元化。除了Keepland這類線下健身房外,Keep還推出了各種運動服裝、器械、智能硬件。
根據招股書,Keep把自己的商業模式描述為一個線上健身內容、智能健身設備、配套運動產品三個板塊相互促進的閉環生態。但如果從營收占比來看,Keep其實更像是一個披著互聯網社區外皮的零售公司,自有產品銷售占大頭。
也就是說,Keep需要與安踏李寧、lululemon等品牌中奪食,而這僅僅從產品的營銷投入上,Keep勝算就已經極低了。可以推測,Keep的自有產品銷售應該大多來自社區流量轉化,而如今Keep的流量也在面臨快速下滑。
靠著前幾年的宅家紅利,Keep月活數據和付費用戶數一度快速攀升。但在宅家紅利消失后,Keep的月活數據便快速下滑。根據財報數據,2023年上半年Keep平均月活用戶僅2954.9萬,相比于2022年最高點跌去812.9萬,下滑明顯。
我們認為,Keep困境背后的真正原因,還是在于核心競爭力的缺失。
Keep一度引以為傲的線上健身課、健身教程等PUC內容,實際上并不稀缺,市面上有大量的免費優質課程可以實現付費內容的替代,光靠運動社交、社區氛圍顯然無法粘住用戶流量。
而各種零售運動產品相比主流運動品牌也沒有明顯優勢,甚至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爆款產品出現,屬于典型的攤子鋪得太大。至于前兩年熱議的“賣獎牌賺5億”生意,那顯然就更是扯淡且無法持續了。
不夸張的說,在今天的直播短視頻時代,一個劉畊宏可能就能抵得過整個Keep。抖音等新平臺對Keep的分流是顯而易見的。
在《Keep的反人性生意,上市能好嗎?》一文中,我們提到過Keep的生意其實并不好做,因為除了少數核心愛好者外,健身、減肥、體重管理等行為都是反人性的,這也會導致Keep在遇到增長天花板后,流量便會一直下滑。
我們認為Keep當下其實需要一場更徹底的轉型,不能線上社區、產品零售、線下業務同時發力,更應該做的不是建設什么“科技互聯的運動生態”。大量迅速崛起的網紅公司都會膨脹得想做生態,而Keep現在需要放棄做生態的幻想,而是通過壯士斷腕實現業務的重新聚焦。
Keep股價從2023年8月最高點42港元,一路下跌至現在的4港元左右,一年不到的時間股價暴跌九成,也算是十分壯觀了。Keep若不進行徹底的改革,恐怕苦日子還在后面。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