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百度、阿里開始清場,50多家智能音箱廠商怕是要涼了智能
“不錯的開端。預約已經超過3萬臺。”27號上午,百度度秘事業部總經理景鯤發了個朋友圈。
輪番“搞事”
“不錯的開端。預約已經超過3萬臺。”27號上午,百度度秘事業部總經理景鯤發了個朋友圈。京東商城的預約頁面顯示,百度在26號下午發布的首款視頻智能音箱“小度在家”,已經有30492人預約。僅僅兩天時間,到筆者截稿之時,預約人數突破6萬。除了猛烈的市場宣傳攻勢,百度還極為罕見地為其投放了信息流廣告。
種種跡象表明,“小度在家”正朝著100萬銷量目標沖刺。但有圈內人士認為,“小度在家”要想達到“天貓精靈”去年雙十一創下的100萬銷量記錄,有較大難度。百萬量級,除了產品本身之外,更要取決于百度是否愿意投入巨額補貼——26日發布會當天,李彥宏現場把“小度在家”的售價直降至599元。據消息人士透露,百度這一輪智能音箱的補貼預算約為5000萬元至1億元。
緊跟著“小度在家”發布會,小米的“小愛同學”搞了個大動作:3月27日,小米在上海召開發布會,發布了全新的全面屏旗艦手機小米MIX 2S。 “小愛同學”作為語音助理被裝進了小米MIX 2S,這是“小愛同學”在應用落地上的里程碑事件。據說嵌入小米手機之后,有望連接至1000萬臺設備,而且是高頻的應用。與此同時,小愛音箱還增加了mini版本,同樣搭載小愛同學智能語音交互平臺,支持操控掃地機器人、電飯煲等智能家庭產品。
眼見著百度和小米都在智能音箱上搞事情,PR稿件滿天飛,天貓精靈豈能錯過搶頭條的機會?于是,一篇關于天貓精靈的報道出現了:“據Business Insider于3月28日的報道,阿里巴巴于去年7月推出的智能音箱天貓精靈,在全球范圍內的銷量累計已超過200萬臺。”
其實,在百度小米之前, 3月22日,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2018春季發布會在北京召開,會上正式發布了一系列硬件產品,其中包括天貓魔屏S1投影儀和天貓精靈曲奇版。曲奇版功能方面,和之前的天貓精靈x1類似,支持各種生活場景的語音控制和交互,例如點歌、詢問天氣情況、定鬧鐘、購物下單、控制家居電器等。
50多家廠商可能要涼了
在3月的最后幾天,小米、百度、和阿里、三家輪番秀肌肉,這也看出2018年中國智能音箱的一個重要趨勢:巨頭入場,清理門戶。一方面,百度、小米和阿里都以補貼換市場,以低價制造爆款,把銷量及格線拉升至100萬量級;另一方面開始生態角逐,拼的是技術開放的能力、連接設備的數量以及開發者的影響力。
銷量少于10萬臺的智能音箱玩家,基本上要涼了。不同研究機構給出的數據顯示,中國智能音箱廠商在50家~100家。這些中小智能音箱玩家,由于出貨量低,很難找到穩定的代工廠商,那么其供貨能力、供貨質量、硬件成本都是堪憂的;另外,智能音箱的后面是人機交互實力,內容交付的能力。人機交互方面,語音技術是硬功夫,喚醒激活的設備數越多,用戶使用頻次越多,其被訓練學習得越好,產品體驗也就越好。那種“千呼萬喚始出來”,且“一言不發無奈何”的“人工智障音箱”是不可能活下來的。
內容交付方面,智能音箱最常見的音樂功能,10萬以下銷量,基本大的音樂版權機構不會合作。據36氪報道,智能音箱銷量10萬臺,入門費通常40萬~50萬,最低也得30多萬;每一臺音箱還需要單獨交費;如果超過內容商限定的播放次數,廠商也要再補錢。一個智能音箱沒有音樂版權,這不就是一個鐵疙瘩?在全球智能音箱“視頻化”的趨勢下,一個沒有電影電視版權的帶屏智能音箱就是個笑話。
而像小米、百度、阿里這樣的玩家,這些問題都不存在。百度有愛奇藝、百度音樂等音樂和視頻版權內容;小米有小米電視的內容資源,而天貓精靈有阿里大文娛的內容資源做后盾。最關鍵的是,巨頭們賣音箱,并不指著它賺錢。更多的是把它當作AI戰略的一環,所以可以上億元地投入和補貼,催熟市場,搶占關鍵應用場景。而那些指著靠智能音箱賺錢的小廠商,基本是沒得玩了。
都是什么打法?
中國智能音箱市場的最終贏家,必然是左手有爆款,右手有生態。爆款,以百萬銷量為及格線的話,應該就是小度在家、小愛同學、天貓精靈,再加京東的叮咚音箱,組成智能音箱陣營。但是論生態能力,叮咚音箱基本可以排除在小米、百度、阿里之外。至于這三家最終會在市場上形成什么樣的格局,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以下是三家公司目前的打法以及布局的梳理:
小米的野心
“小愛同學”作為單獨的智能音箱,銷售雖然遠遠不及天貓精靈,但是其率先在小米主力機型上的落地,將迅速擴大其用戶規模,在活躍用戶上應該會拉出一個漂亮的起飛曲線。按照小米之前對外口徑,小愛同學的日活躍用戶為1000萬。更具有想象力的是,小愛同學背靠小米生態鏈中8500萬臺IoT連接設備。
“小愛同學”的負責人唐沐澤在之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所有的智能音箱廠商都沒有十足的把握認為它一定能火,但是小米只要在AI音箱品類中做到最火,那就成功了。”唐沐澤將“小愛同學”的及格線定在了100萬臺。
不得不說,在控制智能家居層面,“小愛同學”優勢明顯。據相關報道,到目前,小米共投資了77家智能硬件生態鏈公司,產品也覆蓋了耳機、移動電源、手環、插座、血壓計、空氣凈化器、凈水器、運動相機、平衡車、電池、床頭燈、電飯煲等等。作為智能家庭控制中心,其相比百度在家和天貓精靈而言更有優勢。甚至業內有人稱,小米是最優智能家居生態構建者。
2017年小米正式發布了“水滴計劃”,向第三方開放人工智能語音能力和SDK。借助水滴平臺,開發者只需簡單的操作就能開發出新玩法。隨著技能的不斷開發,“小愛同學”將會擁有點咖啡、訂機票、叫車、買電影票、寄快遞、點歌等成千上萬種技能。
百度的進擊
“小度在家”的發布,讓人不禁聯想起去年百度世界渡鴉科技發布的Raven H。Raven H像是一款潮品,“漂亮得不像實力派”,1699元的價格相當高冷。而“小度在家”更像是要做一款爆品,599元的價格基本上是奔著100萬銷量目標去的。
小度在家配有一塊7寸屏幕,可以實現視頻通話、視頻監控、視頻播放等功能。與其他國產智能音箱相比,最大的賣點就是“中國首款帶屏智能音箱”。
全球智能音箱的“屏幕化”,是從2017年開始的 。2017年5月12日,亞馬遜推出了全球首款帶屏智能音箱Echo Show,搭載了智能語音助手Alexa,配置7英寸的屏,Echo Show主推的賣點是通話功能,包括視頻通話和語音通話,定價為229美元。Echo Show推出后,大獲成功,半年時間銷量即突破100萬臺。據悉,Facebook將于2018年7月發布兩款智能音箱產品,均將搭載15英寸觸摸屏。
從整體來看,“小度在家”無論是外形還是核心功能設計,都在向Echo Show看齊。就像亞馬遜的Alexa,是通過爆款智能音箱Echo打開邊界,拓展生態——Alexa已經控制多達4000多種智能家居設備。而過去的一年,DuerOS也取得了一定成績:搭載5000萬設備,日活超過1000萬,有1600萬DuerOS合作伙伴,落地80多家主控設備,積累了超過10000名DuerOS開發者,DuerOS累計回答問題數已達24億。百度在智能音箱領域,太需要一款真正的爆品來證明自己,看樣子也是將希望放在了“小度在家”身上。
3月6日,百度宣布成立智能生活事業群組,由陸奇兼任總經理。這一舉措表明,百度在為智能硬件生態加碼。隨后的一周時間內,百度先后與海爾、TCL、美的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智能冰箱、電視等家庭智能產品上達成深度合作。百度還戰略投資創維酷開,未來創維電視將獨家搭載Duer OS系統。
阿里的宏圖
對于“智能音箱的視頻化”趨勢,阿里應對的方式不如亞馬遜和百度激進。賦予天貓精靈X1的視覺能力,是通過搭載在天貓精靈手機APP的“精靈火眼”功能,以及天貓精靈XHolder(可以看成是一個支架)實現,用戶只需要多加49元購買支架。有意思的是,在“小度在家”發布會之后,阿里一位總監在朋友圈發表評論調侃:“好看的皮囊599元,有趣的靈魂49元。”
而推出的新款智能音箱“天貓精靈—曲奇版”,和小愛音箱mini版一樣,都是向亞馬遜Echo dot“致敬”之作。更小的體積,更Q的外形以及更低的價格。 只是亞馬遜Echo dot帶一塊小屏幕,而天貓曲奇是不帶屏幕的。
在率先打出100萬量級的爆款之后,阿里也拿出了生態方面的成績。阿里人工智能實驗室負責人淺雪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已經連接家用電器4500萬臺,執行任務9億次,回答問題1億次。這些數字可以對照著百度公布的數據來客官地看一看。
“智能音箱市場處于起步階段,我們歡迎更多的同行加入。但與很多行業一樣,‘百箱大戰’的情況不會持續很久,大多數沒有技術投入、生態建設的產品會很快死掉,最終可能會留下兩到三家主要玩家。”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負責人淺雪最近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小結
人工智能時代,也應該有一個“宇宙級”的硬件產品,好比PC時代的筆記本電腦、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手機。在人工智能時代,什么樣的設備是一種顛覆性的存在?大家都在試探各種可能性,比如智能手表、智能音箱、智能眼鏡。在過去兩年,唯一成功的,就是亞馬遜的智能音箱Echo。
百度COO陸奇此前接受《連線》雜志的采訪,他對亞馬遜Echo也表示很認可。他認為場景和合作伙伴生態優于技術,人工智能的競爭更多取決于是否能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和生態系統。亞馬遜Echo率先找到了最好的應用場景——歐美家庭應用,并且與合作伙伴一起構建起越來越豐富的生態系統。
目前來看,小米、百度、阿里三家的智能音箱產品都在嘗試不同的路徑。誰最有可能復制亞馬遜Echo?或許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來源:麻辣小知2018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