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陸金所怎么了金融
通過陸金所平臺交易的資產規模保持增長,陸金所全稱是上海陸家嘴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P2P網絡借貸平臺和股權眾籌平臺未經批準不得從事資產管理、債權或股權轉讓、高風險證券市場配資等金融業務。
針對陸金所被點名的市場傳言,陸金所20日發布公告回應稱,目前一切經營管理正常。
針對陸金所被點名的市場傳言,陸金所20日發布公告回應稱,目前一切經營管理正常。
在7月20日下午,市場傳聞稱,監管部門點名整治陸金所,并提醒用戶退出陸金所平臺投資。
陸金所緊急發公告稱,陸金所作為中國領先的線上財富管理平臺,一直以來堅持嚴格的風險管理,成立6年至今未有任何客戶受到損失。目前,陸金所經營管理一切正常,投資者合法權益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然而,在朋友圈,有人開始發消息稱,陸金所往期的網貸債權項目正在拋售,“后面已經有折價1%轉讓了。”
打開陸金所的債權轉讓頁面,已經有1200多頁,每頁10條,這意味著超過1萬條標的正在等待轉讓。
此前,銀監會曾發禁令將P2P平臺的債權轉讓納入負面清單,P2P平臺債權轉讓等資產證券化行為所產生的“影子銀行”和資金池造成的危害,眾所周知。但是對于投資人個人的債權轉讓,大多數投資者只知道用它來增強流動性。
廣東省金融辦近日口頭通知禁止P2P平臺提供債權轉讓服務。
不此,全國性的文件并沒有明確指示。
2016年4月出臺的《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明確要求“P2P網絡借貸平臺和股權眾籌平臺未經批準不得從事資產管理、債權或股權轉讓、高風險證券市場配資等金融業務”,在這里,債權轉讓仍是籠統的概念。
2016年8月份出臺的《網貸暫行辦法》對“債權轉讓”進行了一定的細化,第10條明確規定網貸機構不得從事或接受委托從事“開展類資產證券化業務或實現以打包資產、證券化資產、信托資產、基金份額等形式的債權轉讓行為”,但仍存在爭議。福建互聯網金融從業人員余志榮撰文認為,只要不是“資產證券化的債權轉讓”,只要是存在借款人與借款項目一一對應,不拆標、不期限錯配,遵循“穿透性”原則,就不是“暫行辦法”中禁止的“債權轉讓”行為,在整改中不應僅憑“債權轉讓”4個字進行一刀切。
上海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監管消息。
另外,就是金交所產品在互聯網上售賣的問題。
據財新報道,根據監管要求,陸金所下架的產品包括與金融交易所合作的產品――安盈-融政通系列。相關介紹表明,該產品系陸金所安全等級為五星的產品,適合風險承受能力“保守型”及以上的投資者,收益率只比銀行理財產品高一點。
2017年7月6日,互金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了一則通知――《關于對互聯網平臺與各類交易場所合作從事違法違規業務開展清理整頓的通知》,要求違規互聯網平臺必須在2017年7月15日前,停止與各類交易場所合作開展涉嫌突破政策紅線的違法違規業務的增量,同時,必須妥善化解存量違法違規業務。
此前,各大平臺已經開始陸續下架相關產品。
陸金所近期最大的動作是在新加坡開發布會宣布,在新加坡開設了國際交易平臺,名叫“陸國際”,已經獲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原則性批準“資本市場服務牌照(Capital Market Securities License,簡稱CMS)”。陸國際7月17日正式開業,第三季度將投入運營。獲得正式牌照后,將可為擁有海外銀行賬戶/資產的投資者提供證券交易、資管服務及托管服務在內的一系列財富管理服務。
誰的陸金所?
據陸金所官網介紹,陸金所全稱是上海陸家嘴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系中國平安(601318.SH)旗下成員,2011年9月在上海注冊成立,注冊資本金8.37億元,位于國際金融中心上海陸家嘴。
目前陸金所共布局七家公司,包括深圳前海普惠眾籌交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陸金所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深圳平安匯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陸金所咨詢有限公司、深圳聚?N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平安聚鑫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陸金所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2015年4月,中國平安發布2014年年報中,原本處于合并財務報表范圍的陸金所憑空消失,中國平安更是在年報附注中寫道集團已喪失對陸金所的控制權。
在2013年年報中,中國平安通過平安信托旗下子公司平安創新資本持有陸金所74.91%的股權,因此處于“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而2014的年報,陸金所的名字只是出現在“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的“附注8”里。
“注8”寫道:2013年度,本集團原持有陸金所、西雙版納金融資產商品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西交所”)的74.91%股權及75.00%表決權,2014年度,通過一系列股權轉讓交易及協議安排,本集團于陸金所及西交所的表決權減為49.99%。
而到了2016年,陸金所控股完成B輪12億美元融資,估值185億美元。這一年,陸金所控股還完成了對普惠金融業務和重金所業務的重組,從而形成旗下陸金所、重金所、前交所、普惠金融“三所一惠”的戰略布局、全面覆蓋財富管理、機構間交易和消費金融領域。融資過后,中國平安在陸金所的股權比例從原來的47-48%,降至40%左右,不過仍是最大股東。
保持高速增長
根據中國平安2016年年報,截至2016年12月31日,陸金所平臺累計注冊用戶數2838萬,較上年末增長55.0%,活躍投資用戶數740萬,較上年末增長103.9%,2016年新增投資用戶數445萬,同比增長33.3%。通過陸金所平臺交易的資產規模保持增長,2016年零售端交易量15351.63億元,同比增長137.5%,期末零售端資產管理規模達4383.79億元,較2015年底增長74.7%。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零售端通過手機移動端進行的交易占比超過82%。
據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的披露數據,截止2017年6月30日,陸金服交易總額715.06億元,其中待償金額569.16億元,逾期金額1.75億元,金額逾期率0.31%。
中國平安截至7月20日收盤微漲0.32%,股價為54.01元/股。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