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M暴漲后DApp開發成本高達百萬,EOS生態該如何建立?區塊鏈
衡量底層公鏈的2個核心標準,第一是基礎技術,第二個生態建設。
7月3號,我在陸家嘴國金中心和一個區塊鏈游戲公司開發負責人聊天,他們的游戲項目是基于EOS.IO公鏈開發的。
當時在選擇底層開發公鏈時沒有選擇以太坊,而是選擇EOS.IO,主要基于公鏈性能方面的考慮。
以太坊的TPS太低,根本滿足不了他們運行的需求,之前以太貓項目把整個以太坊的網絡都堵死了。
雖然V神啟用了分片的技術,但是由于共識機制的原因,還是選擇了基于EOS.IO去做開發。
除此之外,EOS拋棄了POW的共識機制,選擇了高效率的DPOS,最初的想法就是為了避免挖礦能源的浪費和解決效率。
作為開創者,EOS一直高調的宣傳自己免費,對開發者友好、交易免費、百萬級的TPS,我相信很多朋友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選擇支持EOS的。
可是沒有想到,EOS主網上線以后,TPS的表現不盡人意,測試下來不到1000;而且EOS的內存條RAM一周暴漲40倍。
按照目前RAM的價格,他們合算了一下,項目的開發成本高達幾百萬,其中購買RAM占據了絕大部分的費用,這個是對開發者友好嗎?
現在項目方本來就很缺資金,上個一線的交易所得1000多萬,做品牌的宣傳和市值管理也得花錢..........
還沒有聊完,他吸了一口煙,嘆了幾聲氣,從臉上能明顯感覺他的無奈。
我想類似這樣的項目還有很多,他們只是其中之一,如此下去,EOS的生態該怎么建設呢?
EOS RAM到底是什么?
講到這里,估計還有一些朋友不知道什么是EOS RAM,我先來跟大家介紹一下:
5月初,EOS創始人Daniel Lairmer發布了EOS Dawn 4.0版本,其中提出了一項新的,基于市場的內存分配模型,新模型采用了Bancor算法。
Bancor算法中文名又叫做“班科協議”,它最早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提出的“凱恩斯計劃”。
經過二戰,經濟嚴重受創的英國企圖通過凱恩斯計劃,來建立一個國際清算同盟,發行一種世界貨幣,以“班科”(Bancor)為記賬單位,用黃金計價;各國在同盟中所占貨幣份額以戰前3年的進出口貿易平均額的75%來計算,同時取消雙邊結算,以此來削弱美元及美國黃金儲備的影響力。
但對此,美國方面提出了“懷特計劃”作為反制手段,經濟軍事嚴重衰退的英國在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面前,自然缺乏影響力,最終凱恩斯計劃流產,美國建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基金貨幣與美元和黃金掛鉤。
雖然英國企圖分享美國國際金融領導權的愿望沒有實現,但是凱恩斯的“班科思想”卻被流傳了下來。凱恩斯的一位追隨者后來通過代碼實現和升級了Bancor的主要想法,從而產生了班科協議,其核心理念就在于“買賣雙方的需求恰好匹配”。
更準確來說,在加密貨幣領域“班科協議”就是通過智能合約和儲備貨幣完成的代幣兌換過程。
該協議使用一種固定的數學公式,讓所有人都可以創建代幣,這種代幣會以一定比率來掛鉤某項資產(比如黃金、比特幣、以太坊之類的),這些資產就是被創建代幣的儲備金,新創建的代幣可以通過儲備金直接獲得價值。
班科算法的優勢就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代幣的定價是根據真實的供需公式實現的,公開、透明、可預測;
第二、沒有競價環節,代幣的匯率和其市場價值保持趨同,流動性效率更加深遠;
第三、直接使用人機交易,沒有對手風險,沒有買家和賣家之說。
簡單來說, 你可以把RAM理解為EOS的內存條,在EOS的網絡上,很多操作都是需要消耗RAM來存儲數據的。
比如創建一個智能合約、EOS轉賬記錄、創建一個EOS賬號等,RAM是開發者開發DAPP的必需品。
RAM的價格是基于Bancor算法,可簡單理解為市場的供需模型。
如果RAM供不應求,則買入RAM時就需要鎖定更多的EOS;同時,賣出RAM也能獲得更多的EOS。
目前EOS RAM內存的總量有限(以后會擴容),開發者如果要開發項目,必須要購買RAM。
在EOS上創建一個EOS賬戶需要大約4KB內存。在當前價格,建立一個賬戶即需要付出大約100元人民幣的成本。
如果按以太坊上的現象級應用CryptoKitties來進行一個粗略的換算,它如果運行在EOS目前大概需要100到150萬元RMB。
隨著基于EOS開發的項目越來越多,對RAM的需求量也會越來越大,投資者們看到了這一點,于是開始大量的炒作RAM,導致了RAM的價格暴漲,當然如果擴容以后,投資者的風險會很大。
RAM價格暴漲、生態構建堪憂
今天在“區塊鏈律動”公眾號上看到,把炒RAM比作炒房,真正需要買房的人因為價格暴漲卻買不起,不需要的人手里面卻有幾套房;
這個比喻非常形象,現在的RAM也是,真正需要用RAM去做開發的由于價格的原因,負擔不起這么高昂的開發成本,這是生態中的畸形。
在RAM沒有擴容之前,永遠都是稀缺品,所以從短時間內來看,投資者還會繼續炒作。
投資賺錢,對于投資來說,這個天經地義,但是這樣的現狀會把很多優質的區塊鏈項目扼殺在起步階段,高昂的開發成本把他們擋在門外。
我來給大家舉個真實的例子。
2014年星云鏈在剛剛起步的時候,資金非常緊缺,創始人徐義吉自己投資了5萬;王利杰覺得這個項目很酷,投資了20萬;其余的幾個聯合創始人,每個人投資幾萬,加起來的創業經費還不到60萬。
而現在本來就是熊市,上交易所以后的項目破發太多,投資者信心不足,導致了優質項目在早期的時候融資困難,手上的資金非常有限。
如果RAM的價格居高不下,很多早期優質的區塊鏈項目肯定不會基于EOS.IO去做開發,EOS的生態建設將會很難。
我們都知道,衡量一個底層公鏈項目非常重要的2個標準,第一個是技術實力;第二個就是生態建設的能力。
在EOS公鏈上的項目越來越多,EOS的流通性才會越來越好,價值也就越來越高,反之EOS的價值越來越低。
而如今RAM的價格擋住了很多優質的項目,EOS生態建設堪憂,如果長此以往,EOS的流通性肯定受到影響。
針對DApp開發成本高的解決方案
當然有問題也有解決方案。
未來,EOS除了通過擴容之外,對于EOS上不斷增長的DApp應用上,可通過側鏈等形式運行單獨的DApp應用,并通過多個側鏈間市場競爭的方式尋求RAM供給與需求間的平衡。
期待BM團隊和EOS社區能盡快討論解決這個問題,降低開發者進入門檻和開發成本,讓更多DApp實現商業落地。
我一直都堅信,價格是有價值決定的,短時間內會收到供求關系的影響。
從長遠來看,還是在于價值本身,未來EOS只有建設好生態,在EOS上運行的區塊鏈項目越來越多,EOS才會越來越有價值。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