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紅海中遙望科技裸泳現身?快訊
對大多數人而言,遙望科技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在于,許多人都曾與這家公司有過“密切的”交集;陌生源自“這究竟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的疑問。
作者:云閑
對大多數人而言,遙望科技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在于,許多人都曾與這家公司有過“密切的”交集;陌生源自“這究竟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的疑問。
遙望科技的前身是家喻戶曉的女鞋品牌星期六,巔峰時期旗下擁有包括ST&SAT、D:FUSE、SAFIYA等多個自有品牌,門店數量超過2400家,營業收入多年穩定在10億元以上,成為與百麗、達芙妮齊名的女鞋巨頭。2009年成功登陸A股,并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都是A股市場唯一的女鞋上市公司。
電商時代沖擊下,傳統女鞋經營陷入困頓。自2017年始,星期六通過資本市場運作先后收購時尚鋒迅、北京時欣兩家時尚媒體控制權;2019年,星期六通過發行股份及現金支付,將估值20億元的頭部MCN機構杭州遙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收入囊中,成為一家直播帶貨公司,2021年上市公司正式更名為遙望科技。
簡單來說,這就是一家女鞋上市公司,接連并購時尚媒體和一家直播帶貨公司,圖謀依靠閉環的時尚生態圈,繼續做著賺女性錢的生意。
爆款頻出難掩業績頹勢
公開資料顯示,憑借較早在直播電商領域的布局,遙望科技成為行業中首個完成抖音、快手和淘寶三平臺全域布局的企業。并且精準拿捏市場熱點,在明星帶貨、元宇宙、梅西中國行、視頻短劇等事件營銷中玩得風生水起。
乘著直播東風,遙望科技確實在過去幾年實現了快速發展,營收規模持續增長。據年報數據顯示,其在2022年、2023年和2014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38.75%至39.01億元、22.48%至47.77億元、43.44%至15.81億元。
然而,表面的繁華無法掩蓋內部經營的窘迫,從“女鞋第一股”到今天的“直播電商第一股”,遙望科技正深陷虧損泥潭無法自拔。
2023年,遙望科技財務數據顯示,營業收入盡管同比實現增長,但凈利潤虧損更暴增299.33%,達到10.5億元。事實上,賬面虧損并非首次出現,在2021年和2022年,虧損額分別為7億元和2.65億元。這意味著,遙望科技在三年時間累計虧損超過20億元。進入2024年一季度,遙望科技仍處于虧損狀態,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為-0.94億元。
對比之下,或許更直觀。從教育培訓行業轉型,比遙望科技更晚踏入直播電商領域的東方甄選,在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其財務數據顯示營業收入實現45.1億元并取得了歸母凈利潤9.71億元的戰績;而在2024財年上半年,東方甄選仍舊斬獲27.95億元的營收,歸母凈利潤也有2.49億元入賬。
緣何賠本賺吆喝?
在點石成金的直播帶貨行業,遙望科技的盈利能力為何如此虛弱?
據公開資料,遙望科技旗下簽約了眾多明星和主播,作為最早布局明星直播帶貨的頭部MCN之一,通過與賈乃亮、張柏芝、黃圣依等一些炙手可熱的知名演員建立合作關系,借由影響力和粉絲基礎推動了公司直播業務發展。但與一般的網紅和素人主播相比,直播的高分成比例對遙望科技也日漸反噬。
從已公開的信息看出,以賈乃亮為例,早期作為遙望科技旗下的頭部帶貨明星,他與遙望科技的分成比例是9比1。這意味著遙望科技只能拿到營收的10%。即使后期雙方比例有所調整,遙望科技也僅能獲得營收的20%。這是遙望科技與明星合作的縮影,同時意味著高額的分成費用導致利潤被大幅壓縮。此外有消息指出,明星帶貨排期的不確定也對流量預期產生影響,這也為直播帶貨業務帶來挑戰。
為了推進直播帶貨項目,遙望科技還投入了大量的營業成本。遙望科技的數字營銷業務包括互聯網廣告投放、互聯網廣告代理、社交電商服務業務,即廣告+直播電商,占比超過91%。在2023年,北京抖音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以第一大供應商身份,首次出現在遙望科技的年報中,這一年,遙望科技在抖音平臺采購金額達到23.04億元,占年度采購總額比例為53.87%,足見遙望科技對于抖音平臺流量投放的依賴。
尷尬的是,這潑天的流量也沒能挽救遙望科技盈利能力的直線下滑。據媒體報道2023年遙望科技在抖音平臺采購量同比增幅高達135%,換來的卻是全年社交電商業務毛利率為-0.38%。
由于流量投放成本的增長以及本地生活產品傭金率較低等因素的影響,遙望科技營收和毛利率均出現下滑。從2023年報數據來看,自營品牌與品牌經銷業務毛利率則僅有5.08%,新媒體廣告業務毛利率只有1.78%。更糟糕的是,作為遙望科技營業收入重要的組成部分,直播傭金收入也出現同比下滑24.19%。
反觀東方甄選憑借自有主播團隊,盡管毛利率相比初期也出現下滑,但截至2023財年中期毛利率仍能夠達到39.14%;其中自營產品毛利率在2023財年同比2022財年,由37.8%增至38.2%。
由此,無論在直播電商領域還是自營產品領域,雙方差距一目了然。
尋覓第二曲線路漫漫
面對盈利承壓,遙望科技也沒有放棄尋找新的增長曲線。早在2022年就乘著“元宇宙”東風,推出虛擬數字人“孔襄”、推出品牌直播號“遙望未來站”機構號直播,并在2023年打造出首個號稱全天不間斷營業“線上+線下”新消費商業綜合體——遙望X27主題公園,聲稱首年預估可實現銷售規模300億元-350億元。此前有媒體報道,遙望科技曾宣稱在2024年要做20部綜藝。不難看出,從線上到線下,遙望科技的各種占位全部碼齊。
但截至目前,虛擬主播“孔襄”已停更一年;而X27 PARK主題公園經歷了開業之初的蜜月期后,被曝“客流量冷清、工作人員多過顧客、入駐品牌知名度低、缺乏足夠的娛樂設施和餐飲”等等,進一步降低了消費吸引力……可見,現有新的業務線條均無法扛鼎新的流量大旗,反而還帶來了一系列的費用增長。
根據公司歷年業績報告顯示,從2021年到2023年,遙望科技的研發支出分別為6869.17萬元、8008.54萬元和8053.33萬元,逐年增加;比研發費用增速更迅猛的是管理費,同期分別為2.66億元、3.2億元、4.42億元,對應增速98.34%、20.32%、38.01%。由研發費用、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構成的總成本增速在2023年達到45.91%,遠超營收增幅,這進一步擠壓利潤空間,導致毛利率和凈利率大幅下降,扭虧艱難。
伴隨著增收不增利,賠本賺吆喝的經營狀態,遙望科技在2021年至2023年間,女鞋業務萎靡不振、時尚媒體業務近乎停擺,直播帶貨業務也逐漸入不敷出,而這也頻繁引發來自深交所的問詢。
根據公開信息,從2018年以來,遙望科技已經連續5次收到深交所對于年報、半年報的問詢函。最近的一次在2024年5月26日,深交所對遙望科技下發了2023年年報問詢函,針對公司凈利潤大額虧損、經營活動現金流發生大額流出等事項進行了八連問。主要關注公司的財務狀況、業務模式、資產減值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計提等多個方面,旨在深入了解公司的運營情況和財務狀況,以及確保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煩惱還有更多
消費者有羊毛可薅、品牌商賺曝光度和銷量、主播拿傭金、平臺獲得流量,直播帶貨模式最初設計底層架構正在崩塌。當初搭臺子的抖音、快手以及商家愿意為此“燒錢換市場”,平臺方和商家也需要進入收割期。按照行業慣例,如今主流平臺的直播技術服務費費率均為5%左右。再加上平臺方還會撥動流量分配的算盤,讓主播和包括遙望科技在內的MCN機構不得不花更多錢買流量。
與此同時,消費降級大環境當前,隨著全員帶貨蜂擁而入直播間,激情下單難再續,增長不足的存量時代下,直播電商全行業都將面臨巨大的挑戰。多因素疊加,對于遙望科技這樣的MCN機構而言,日子只會越來越難過。
根據遙望科技對深交所問詢函的回復公告中提及,遙望X27仍然被認定為未來的利潤增長點。并表示,“遙望X27 PARK目前已經收到了大量政府的邀約,計劃以輕資產形式,在國內進行規?;瘡椭啤?。
與此同時,公告還顯示,遙望科技國際化正式布局,全球溯源,建立海外直播團隊。報告期內,公司通過主播在法國、韓國、新西蘭等全球溯源直播,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看上去,線上線下+海外是遙望科技的下一個發力點,但問題是在現實背景下,遙望的X27能否吸引足夠的品牌和主播入駐,并且平穩運轉形成新的商業閉環?仍存變數。
無論如何接下來,遙望科技只能背水一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