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上市不到一年股價暴跌八成五,1.52億資金“去向不明”普華永道辭任快訊
尚未披露 2023 年度業(yè)績公告,Keep(03650.HK)的最近似乎并不太平。
《港灣商業(yè)觀察》施子夫
尚未披露 2023 年度業(yè)績公告,Keep(03650.HK)的最近似乎并不太平。
2 月初,Keep 的會計師事務所公告核數(shù)師辭任,而辭任原因條條指向 Keep 存在的不明大額款項。盡管于當天 Keep 很快公告進行說明,并宣布已更換新核數(shù)師,不過市場又能相信幾分呢?
01
普華永道辭任,大額款項去向不明
2 月 9 日,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普華永道)發(fā)布的辭任函顯示,普華永道認為須提請 Keep 股東及公司債權人垂注的事項概括為:Keep 新加坡、Keep 香港支付的若干款項,Keep 新加坡和 Keep 香港兩家附屬公司有兩筆費用支出使用不夠明晰,兩筆費用金額合計達 1.52 億元。
有關 Keep 新加坡,辭任函中指出,Keep 新加坡與一間第三方公司 A 公司簽訂了一份市場營銷推廣協(xié)議,委任 A 公司自 2023 年 7 月 1 日起 5 年為 Keep 的海外市場營銷推廣供應商。普華永道注意到其主營業(yè)務為鉆石和珠寶貿易及分銷。市場營銷推廣協(xié)議未注明日期,而普華永道從 Keep 管理層了解到,市場營銷推廣協(xié)議已于 2023 年 6 月下旬由雙方協(xié)定。普華永道注意到 Keep 新加坡隨后于 2023 年 6 月 30 日至 7 月 6 日期間,按照市場營銷推廣協(xié)議中的付款時間表通過分次電匯方式向 A 公司總計支付 1200 萬美元(約等于 8700 萬元人民幣)的市場營銷推廣費用。
普華永道注意到,市場營銷推廣協(xié)議中沒有包含諸如將提供的市場營銷服務的詳細范圍、按階段或里程碑劃分的項目時間表及 A 公司將提供的關鍵交付成果等細節(jié)。同時,市場營銷推廣協(xié)議亦規(guī)定 Keep 新加坡在年度市場營銷服務滿意完成后向 A 公司支付一筆未訂明的金額作為其收入和獎金。普華永道從 Kepp 了解到,在簽訂市場營銷推廣協(xié)議時,Keep 與 A 公司之間仍在商討該金額的計算基礎。
2023 年 9 月 26 日,Keep 新加坡與 A 公司簽訂終止協(xié)議,以終止市場營銷推廣協(xié)議,且 A 公司已于 2023 年 10 月至 11 月將該 1200 萬美元分次悉數(shù)退還給 Keep 新加坡。
有關 Keep 香港分公司的若干款項,普華永道注意到,Keep 香港就財務顧問、資本市場顧問 / 研究服務及認購一項投資基金簽訂了若干協(xié)議。根據(jù)該等協(xié)議,Keep 香港于 2023 年 7 月向不同簽約方電匯支付了 200 萬美元、100 萬美元、780 萬港元和 515 萬美元,總計約 6500 萬元人民幣的若干款項。
普華永道在辭任函中表示," 未能獲得足夠和合適的審計證據(jù),以確定及支持上述各協(xié)議的商業(yè)實質及其項下不同交易方已提供或將提供的服務。"
于發(fā)布辭任函的當天,Keep 發(fā)布更換核數(shù)師公告,鑒于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未能與公司就 2023 財年的財務業(yè)績達成雙方均接受的審計時間表,經與本公司友好磋商,普華永道在董事會要求下同意辭任本公司核數(shù)師,自 2024 年 2 月 9 日生效。
同時,公告還補充到,經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建議,羅申美會計師事務所已獲委任為本公司新核數(shù)師,自 2024 年 2 月 9 日生效,以填補普華永道辭任后的臨時空缺,任期至本公司下屆股東周年大會結束為止。
中國企業(yè)資本聯(lián)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向《港灣商業(yè)觀察》表示,會計師事務所主動辭任通常與提供的服務質量不佳、不熟悉行業(yè)特點、審計意見分歧、經營政策、未良好的溝通等情況有關。
另一位港股投資界人士告訴《港灣商業(yè)觀察》,作為守土有責的會計師事務所,需要對企業(yè)大額款項的詳細情況掌握得非常清晰,否則這可能會涉及到中介機構參與或連同造假,會計師事務所如果對不熟悉不掌握的數(shù)字金額簽字,這在資本市場是一種非常嚴重的行為,而普華永道又是行業(yè)的佼佼者,更不能拿自身信譽去對賭風險,因此選擇辭任,多少說明其認為該公司存在財務數(shù)據(jù)方面的問題。
大額費用支出不明,Keep 的說法并未給外界徹底 " 交代澄清 "。與此同時,Keep 上市后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xiàn)也大跌眼球,截至 3 月 21 日,Keep 股價收報于 4.330 港元,不到一年公司股價跌幅達 85.71%,目前公司總市值約 22.76 億港元,較巔峰時的 223 億港元蒸發(fā)九成。
股價暴跌的同時,Keep 于 2 月 14 日宣布,視市場條件使用最多 1600 萬港元,不定時在公開市場上進行股票回購。至少目前看起來,Keep 的回購措施還未能恢復市場信心。Keep 計劃于 3 月 28 日公布 2023 年年報,其業(yè)績表現(xiàn)是否好轉也關乎公司前景。
02
業(yè)績承壓還遭遇月活流失,預計 2025 年盈利?
天眼查顯示,Keep 的國內運營主體為北京卡路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4 年。Keep 作為一款健身 APP,主要為用戶提供運動解決方案,除 APP 外,公司主營業(yè)務還包括消費品和智能硬件。按照 2022 年的月活計算,Keep 是國內最大的健身平臺。
談起 Keep,外界或許對其曲折的上市之路留有深刻印象。
2022 年 2 月、9 月,2023 年 3 月,Keep 曾先后三次遞表港交所,其中前兩次均因 6 個月內未通過聆訊而失效告終。第三次遞表,Keep 于當年 6 月 21 日通過聆訊。2023 年 7 月 12 日,Keep 登陸港交所主板,發(fā)行價 28.92 港元,也被外界稱為 " 運動科技第一股 "。
根據(jù) Keep 遞表時的招股書顯示,2020 年 -2022 年,Keep 實現(xiàn)營收分別為 11.07 億元、16.20 億元、22.12 元,當期凈虧損分別為 22.44 億元、29.08 億元和 1.04 億元,經調整虧損凈額分別為 1.06 億元、8.27 億元、6.67 億元,三年時間,Keep 累計虧損達 16 億元。
2023 年 8 月,Keep 披露上市后首份半年報。財報顯示,公司實現(xiàn)收入 9.85 億元,同比下滑 2.7%;毛利 4.24 億元,同比增長 2.5%;期內利潤 11.95 億元,經調整虧損凈額 2.23 億元;毛利率 43.0%,同比提升 2.1 個百分點;經調整凈虧損率 -22.7%,同比提升 8.7 個百分點。
中期業(yè)績中,雖然虧損有所收窄,但不能忽視公司營收有所下滑的局面。對于下滑的原因,Keep 表示,主要由于自有品牌運動產品及廣告及其他的收入減少。
另外,從半年報中也能明顯看出,Keep 有意收縮了不少支出費用。2023 年上半年,Keep 的營業(yè)成本為 5.61 億元,同比減少 6.2%;銷售及營銷開支 2.57 億元,同比減少 15.4%;行政開支 1.12 億元,同比減少 6.8%;研發(fā)開支 2.43 億元,同比減少 2.1%。
除業(yè)績壓力外,Keep 自身面臨的月活數(shù)流失問題或許也潛伏著不小的隱憂。
根據(jù)招股書顯示,2020 年 -2022 年,Keep 平臺的平均月活躍用戶數(shù)分別為 2973.4 萬、3435.8 萬及 3638.8 萬,會員訂閱及付費內容收入占比分別為 30.5%、34.4% 和 40.4%。2023 年上半年,Keep 的平均月活躍用戶為 2954.9 萬名,而在 2022 年同期為 3767.8 萬名;平均月度訂閱會員 301.7 萬名,而在 2022 年同期為 366.5 萬名。
Keep 在半年報中表示,2023 年上半年平均月活及平均月度訂閱會員的減少主要是由于 2022 年年底和 2023 年年初各地 COVID-19 病例激增導致 2023 年年初健身活動暫時減少;以及 2022 年上半年,與 COVID 相關的限制措施限制了戶外活動,導致公司的月活躍用戶及訂閱會員達到異常高的水平,從而產生了高基數(shù)效應。然而這種影響已開始減弱,公司在 2023 年 7 月的平均月活躍用戶及平均月度訂閱會員已恢復至 2022 年同期水平的約 9 成。
不過 Keep 也在財報中提到,盡管月活躍用戶規(guī)模下降,但公司升級的內容及服務使公司的會員滲透率從 2022 年上半年的平均 9.7% 提高到 2023 年上半年的 10.2%。得益于虛擬體育賽事業(yè)務的持續(xù)增長,公司的每名月活躍用戶的每月平均收入同比增長 24.1%。
基于 Keep 在國內健身領域較高的市場份額,不少券商機構都紛紛看好 Keep 或于 2025 年實現(xiàn)盈利。
德邦證券研報顯示,Keep 商業(yè)模式的獨特性和難點在于主要通過內容獲客,并通過付費內容 + 消費品變現(xiàn),二者遵循不同的商業(yè)邏輯和競爭要素,若跑通則有望為其構筑較高壁壘。
2023 年 12 月,國信證券研報顯示,作為健身平臺龍頭,Keep 占國內 25% 的月活量,基于以上數(shù)據(jù)推算,Keep 在線上健身食品 / 服飾裝備 / 物聯(lián)網 / 會員付費市占率分別約為 0.01%/0.5%/2.8%/28.0%。目前,Keep 的核心優(yōu)勢主要為:品牌認知高、擁有優(yōu)質內容和產品。國信證券判斷 Keep 盈利可期,預計公司 2023-2025 年收入 CAGR15%,通過毛利率、銷售費率等核心指標觀察公司變現(xiàn)能力,首次覆蓋,給予 " 增持 " 評級。
2024 年 1 月,方正證券發(fā)布研報顯示,Keep 以運營 Keep 線上社區(qū)為基礎,形成了消費品 + 線上付費的多元變現(xiàn)模式。線上健身會員及健身內容收入也是中國線上健身市場增長最快的板塊。作為國內最大的健身 App,Keep 在搶奪中國線上健身市場中擁有先發(fā)優(yōu)勢。
方正證券認為,雖然 Keep 目前處于虧損狀態(tài),但公司正在積極進行費用控制,持續(xù)打磨自身的盈利模型,Keep 的盈利彈性會在經濟復蘇期釋放,預計公司 2023-2025 年營收 20.98/22.34/24.70 億元,經調整后凈利為 -3.14/-1.94/1.78 億元,將在 2025 年實現(xiàn)全面盈利。(港灣財經出品)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yè)規(guī)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chuàng)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