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7位副總裁離職,小鵬汽車還好嗎?快訊
廖清紅的最后一次公開露面,恰好是去年4月小鵬G6首次亮相時。
導讀:廖清紅的最后一次公開露面,恰好是去年4月小鵬G6首次亮相時。
(文/潘昱辰 編輯/張廣凱)廖清紅離職了,成為過去一年間第7位從小鵬汽車跳槽的副總裁。
據《晚點 Auto》消息,廖清紅于2018年5月加入小鵬汽車,曾先后擔任小鵬汽車首席人才官(CHO)、銷售與服務副總裁、車型平臺E平臺負責人,并一直向小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CEO) 何小鵬匯報。
2021年小鵬赴港上市時,廖清紅曾作為11位核心高管中的一員,出現在當時的招股書中。但在今年4月披露的2023年財報中,廖清紅的名字已不復存在。
廖清紅
在離開小鵬汽車后,廖清紅已加入由吉利控股集團控股的星紀魅族,但星紀魅族的組織結構正在調整中,因此具體職務仍未確定。
7位副總裁離職背后,是小鵬的決絕
過去一年內,小鵬汽車人事變動頻頻。據《晚點 Auto》統計,去年僅副總裁一職便有7人從小鵬離開,除廖清紅外,還有自動駕駛副總裁吳新宙、財務副總裁呂學慶、動力總成副總裁劉明輝、制造副總裁蔣平、營銷副總裁易寒和造型設計副總裁Derta Emanoel。
此外,聯席總裁夏珩、高級副總裁何濤這兩位聯合創始人也被移出“核心管理團隊”,擔任所謂“終身榮譽顧問”。
目前,小鵬的核心管理團隊僅有三人,分別為創始人、董事長兼CEO何小鵬,總裁王鳳英,以及副董事長、聯席總裁顧宏地。
小鵬汽車目前的核心管理團隊
2023年,小鵬最大的人事變動,莫過于年初原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空降。
業內普遍認為,王鳳英的到來,與小鵬汽車此前銷售及供應鏈體系的混亂不無關聯,而2022年旗艦SUV小鵬G9的失利則成為了導火索。
2021年,小鵬P7成為了小鵬汽車的首個高熱度車型。為擴張線下銷售渠道以提升交付能力,小鵬汽車在當年高速開出近260家門店。
而這又要“歸功于”當時的首席市場官(CMO)熊青云離職:其后,小鵬將原來的銷售體系分為直營和加盟兩大板塊,從而大幅提升了門店數量的增長速度。而廖清紅正是在這一時期出任小鵬汽車銷售與服務副總裁,并負責小鵬的加盟商體系。
然而,直營和加盟并存本就是一把雙刃劍。小鵬在加速渠道擴張的同時,也出現了內部資源傾軋等不利現象。
2022年9月,小鵬旗艦車型G9上市,然而由于車型SKU混亂,G9“出師未捷身先死”,使得小鵬的品牌向上計劃遭遇重大挫折。加之財務表現不佳,公司內部矛盾也集中爆發。
2022年,小鵬汽車總營收為268.55億元,同比增長27.95%;歸母凈虧損為91.39億元,比上年擴大87.93%。
作為新勢力的小鵬汽車,迫切需要一位“懂行”的傳統汽車人來把關。由此,小鵬汽車進入了“王鳳英時代”。
進入2023年,小鵬的人事、管理體系“地震”更加頻繁。
據知情人士透露,去年第一季度,小鵬汽車將直營和加盟兩個銷售體系重新合并,陸續關閉一些低效的直營店,并大力開拓經銷商體系,曾負責大客戶銷售的王桐成為新的銷售副總裁,向王鳳英匯報。
而廖清紅的最后一次公開露面,恰好也是去年4月小鵬G6首次亮相時。
小鵬G6
除經銷體系外,小鵬汽車去年還掀起了供應鏈反腐行動,以圖降本增效。去年10月,網傳采購部門負責人李豐被停職,多名員工配合調查。據悉,該調查牽扯小鵬汽車內部多個層級,甚至有警方介入。對此小鵬汽車回應稱,公司對腐敗行為發現一起、糾錯一起,絕不姑息。
由此看來,一系列高管離職背后,或許也是小鵬汽車決絕的自我糾錯,對一家健康的企業來說未必是壞事。
不過,王鳳英等高層對小鵬汽車的變革,其成效仍有待時間給出答案。
作為王鳳英入職后小鵬上市的首款車型,小鵬G6本被公司寄予走量的厚望。然而伴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價格戰白熱化,20萬-30萬元的新能源SUV市場出現了更多的攪局者,如智己LS6、比亞迪宋L、飛凡R7、零跑C11、深藍S7、昊鉑HT等。就連定位更高的小鵬G9,起售價也被迫降至27萬元以內,進入4月更有2萬元現車優惠和8000元選裝折扣。
乘聯會數據顯示,小鵬G6自去年6月上市以來,最高月銷量未曾超過9000輛,8000輛以上的銷量表現也僅僅維持3個月,截至今年2月累計銷量僅4.75萬輛,相較真正的爆款仍有很大的距離。
小鵬G6表現未達預期,小鵬汽車去年的財務狀況也未有根本好轉:2023年公司營收為306.76億元,同比增長14.23%;但歸母凈虧損達到103.76億元,比上年擴大13.54%;全年車輛毛利率為-1.6%,比上年減少11個百分點;總銷量為14.16萬輛,同比增長17%,但并未完成全年20萬輛的銷量目標;現金儲備為457億元。
在“蔚小理”三家頭部新勢力中,小鵬汽車仍同期營收最少、銷量最低、現金儲備最少、單車虧損最多。
但這一切都已與廖清紅本人再無瓜葛。
偏愛華為系背景的星紀魅族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入小鵬之前,廖清紅在華為有過長達18年的工作經歷,曾先后擔任華為固網業務部測試總監,華為軟件業務產品線副總裁等職務。2016年4月,廖清紅離開華為加入360,曾任360集團高級副總裁、人力資源中心總裁等職務。
同時擁有手機、互聯網和汽車三大行業的從業經歷,使廖清紅與新東家星紀魅族有著很高的契合度。
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市場趨于飽和,華為、小米、魅族等手機制造商對跨界智能電動車賽道的熱情愈發高漲。
早在2021年,小米集團便宣布進軍造車事業,華為也于同期成立車BU。其后華為以鴻蒙智行、HUAWEI INSIDE和零部件供應商等形式賦能車企,小米首款車型小米SU7則于3月末正式上市,激發了極高的市場熱情。
2022年7月,吉利控股集團借助子公司星紀時代收購魅族科技(后更名為星紀魅族)79.09%股權,原吉利研究總院副院長沈子瑜隨之出任星紀魅族董事長、CEO。其后,星紀魅族開始加速招聘汽車領域崗位,儲備相關人才。同年10月,魅族車機系統Flyme Auto在領克08 EM-P上迎來首發。
2023年6月,星紀魅族與吉利高端電動品牌極星成立合資企業,其中星紀魅族持股51%,為極星在中國市場的產品提供車機系統。同時,新企業將作為極星在中國市場的唯一授權銷售和服務渠道。
同年11月的魅族秋季發布會上,沈子瑜宣布魅族品牌將正式登陸汽車市場。首款魅族汽車MEIZU DreamCar MX將在2024年第一季度啟動共創計劃。據悉,新車將會是一款基于吉利SEA架構打造的純電動車。并且,新車只會在魅族渠道進行售賣,合作模式與華為鴻蒙智行類似。
首款魅族汽車MEIZU DreamCar MX
沈子瑜曾直言不諱地表示:沒有手機軟件賦能的汽車廠商都將逐漸掉隊。對此,星紀魅族推出了“三年千店計劃”,將線下渠道由既有的300多家擴張至1000家以上。而領克08 EM-P、領克06 EM-P等吉利系車型也效仿華為與小米,開始進入魅族線下體驗店同步銷售。
業內人士認為,沈子瑜和星紀魅族對汽車業務的操作,頗有些“摸著華為過河”的意味。
或許,正是因為擁有18年華為的工作經歷,廖清紅才與星紀魅族一拍即合。
不過就手機的市占率以及線下渠道的總量而言,魅族與居于頭部的華為、小米仍有著巨大的差距。
但沈子瑜強調,星紀魅族對汽車的理解應該比華為更好,因為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有30年的造車經驗。
而在廖清紅之前,星紀魅族也已招募了不少得力干將,其中包括從長城魏牌離職回歸吉利控股的陳思英。他已出任星紀魅族高級副總裁、汽車事業部總裁,將負責汽車產品線經營管理。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