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能救奇瑞嗎?快訊
近期的銷售頹勢讓奇瑞有了危機感,奇瑞集團董事長尹同躍坦言:“奇瑞在新能源車方面‘起了大早,也趕了個晚集’,但是現在要做到后來者居上。”
原創首發 | 金角財經
作者 | 塞爾達
近期的銷售頹勢讓奇瑞有了危機感,奇瑞集團董事長尹同躍坦言:“奇瑞在新能源車方面‘起了大早,也趕了個晚集’,但是現在要做到后來者居上。”
近日,乘聯會公布9月份新能源微型車銷量數據,作為奇瑞新能源車方面的走量擔當,QQ冰淇淋銷售只有7235輛,排名第4;不僅遠遠落后老對手五菱宏光MINI EV,距離新競爭者長安Lumin和吉利熊貓mini也有一定差距,后三款車當月銷量均過萬輛。
QQ冰淇淋在去年還是能和MINI EV相提并論的另一款“神車”。2022年,這款車在新能源微型車市場占據了8.93%的市場份額,單項排名第2位,僅次于MINI EV。
面對越發內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曾過度依賴微型車的奇瑞,正著急地尋找下一個類似“QQ冰淇淋”的標志性車型。
相比“車海戰術”等車企慣用套路,聯手華為這一招數或許將成為最關鍵的“勝負手”。
老二都保不住了
奇瑞在新能源領域遲遲打不開局面,與過度依賴微型車有關。
目前,奇瑞的主銷新能源車產品是QQ冰淇淋和奇瑞小螞蟻,這兩款微型車合計的內部銷量占比超過八成。有曾在奇瑞汽車任職多年的內部人士對媒體稱,奇瑞此前想用新能源微型車這條細分市場作為杠桿,進而撬動更多的銷量數字。
這個策略在過去確實獲得了短暫的成功。2022年,奇瑞QQ冰淇淋全年銷量達到了96523臺,綜合排名第36位,在新能源微型車市場占據了8.93%的市場份額,單項排名第2位,僅次于五菱宏光MINI EV,成為國內新能源微型車市場又一爆款神車。
但隨著新能源微型車整體銷量持續萎縮,這個細分市場不再是奇瑞的“舒適圈”。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國內新能源微型車市場累計零售銷量只有30萬輛,同比跌幅達到42.1%。
此前新能源微型車因價格優勢而快速火爆,尤其在國家政策補貼驅動下,初期新能源微型車的售價基本在3萬元左右,對于一般家庭來說有極高吸引力。隨著國家補貼政策慢慢退居幕后,新能源微型車的成本開始向消費者轉移,盡管電池材料有所回落,但是造車成本依舊偏高。
這就導致了現在的新能源微型車若要滿足家庭用車需求,一般需要4-5萬元甚至更高,相比小型燃油車僅便宜1-2萬元,但后者空間更大,而且可以當作家庭的主力用車,從而使新能源微型車吸引力大幅下滑。
此外,新能源微型車自身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它主要定位就是城區內的代步工具,性能方面并不出色,在空間、尺寸、配置、舒適性等僅僅是夠用,缺少駕駛體驗。
這就導致了購買新能源微型車的消費者在整體購車人群中所占比例不會高,需求存在明顯的天花板,而經過兩年時間沉淀后,這部分市場需求基本已經飽和。
“微型電動車市場份額下降,與消費者消費需求飽和有關外,還存在一部分消費升級的因素。”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市場正加快洗牌,缺乏競爭力的產品逐漸會被淘汰。
對于奇瑞來說,雪上加霜的是,除了新能源微型車的未來需求越來越小,它還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如長安Lumin和吉利熊貓mini的出現,就奪去了奇瑞不少市場份額,更有車評分析直言“奇瑞QQ冰淇淋在細節質感上不如這兩款車型”。
奇瑞受到的沖擊直接體現在9月份的銷售數據上。在當月新能源微型車銷量排行榜中,五菱宏光MINI EV的影響力仍在,以16146輛獲銷售榜冠軍席位;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別是長安Lumin和吉利熊貓mini,二者銷量分別為13650輛和10221輛;而QQ冰淇淋只有7235輛,落后明顯。
這對于奇瑞來說可謂是“家都被偷了”,使得尹同躍也不得不承認,奇瑞在新能源領域“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車海戰術
意識到必須離開“舒適圈”的奇瑞,嘗試通過“燒錢+廣撒網”戰略力挽狂瀾。
尹同躍表示,預計未來五年,奇瑞將投入超過1000億元用于研發,預計研發人員將超過2.5萬,其中超過50%會是軟件研發。
在最近的科技日中,奇瑞展示了自主量產高速領航駕駛H-NOA和支持城市通勤模式/領航駕駛C-NOA的Pilot 4.0,熱效率大于44.5%,綜合續航為1400公里的混動技術,可實現“充電10分鐘,續航400公里”并達到700公里以上的續航里程的神行超充電池。
技術追趕同時,奇瑞吸取了以往產品過度集中的教訓,試圖在不同的細分市場盡可能推出更多的產品,與競爭對手做貼身肉搏。
奇瑞汽車表示,將在兩年內將推出包括24款超級混動車型以及15款E0X平臺高端電動車型在內的總計39款新能源車型。
“這也是奇瑞最為擅長的車海戰術。”奇瑞內部人士表示。
具體來看,奇瑞汽車計劃將旗下奇瑞、捷途、星途、iCAR四個品牌進行細分。
其中,奇瑞、捷途以燃油車為基礎發展混動,而星途、iCAR品牌以發展純電為主。
此外,奇瑞、捷途也重新梳理燃油產品與新能源產品之間的關系,在奇瑞品牌重啟了風云序列,憑借“鯤鵬DHT混動+風云品牌”的組合與奇瑞燃油車進行了劃分。
“風云將主要競爭對手瞄準比亞迪Dm-i系列車型。”上述內部人士表示。
捷途則推出山海序列,與風云系列主打家用不同,山海序列定位是越野和旅行。
純電動方面,iCAR定位為奇瑞的高端智能純電汽車品牌,主要面向15-40萬元主流消費區間,主打年輕消費群體;星途的星紀元序列則主打家庭用戶,并首發搭載寧德時代4C神行超充電池。
上述內部人士透露,首款車型星紀元 ES 的售價將在26-36萬元,“對標蔚來、問界和特斯拉”。
不過,在行業內卷嚴重的背景下,奇瑞廣撒網并不足夠,還需要在細分市場打造出“爆款產品”,尋找下一個“QQ冰淇淋”,這樣才能將自己年39款車型的“車海戰術”發揮到效益最大化。
然而,目前奇瑞每條賽道都有不少競爭對手產品扮演攔路虎,星紀元推出后周圍有長安深藍這樣的強敵,風云系列也面臨著吉利銀河、長安啟源等品牌的挑戰。
這意味著奇瑞想通過“車海戰術”完成突破并不容易。
“外援”華為
實施“車海戰術”之余,奇瑞聯合華為合作推出智界S7,這款車也是目前最有可能成為奇瑞爆款和走量擔當的產品。
今年9月25日,在華為秋季全場景新品發布會上,華為終端有限公司CEO余承東預告,作為華為智選車業務的首款轎車,智界S7將在今年11月正式發布,將首先搭載鴻蒙4.0智能座艙和華為的高階智能駕駛。
他同時表示,智界將超越特斯拉Model S的尺寸和規格。
問界的成功,使得同樣被華為賦能的智界更受市場期待。10月6日晚間,余承東在社交媒體宣稱,新款問界M7發布近一個月來,累計訂單已超5萬輛。M7熱銷超出了華為和賽力斯預期。
從公開信息可以看到,智界S7這款車確實有眾多使其能成為“爆款”的元素。
比如,根據余承東的說法——智界S7將首搭鴻蒙座艙4.0,同時將搭載問界新M7上同款的ADS2.0高階智駕系統,就非常有亮點。
鴻蒙座艙4.0擁有六音區聲源定位、多人多屏多音區并發控制、艙內眼球位置追蹤及眼部狀態識別、多屏多通道雙向流轉、多屏跨設備投屏等功能,在使用體驗上無限接近手機且可以實現多設備無縫流轉。
至于ADS2.0,則可以在不依賴高精度地圖的前提下實現了城市NCA功能,而且可以覆蓋90%城區場景,在復雜路口、人車混行的場景也能順利通行,可實現主動超車換道、脫困換道等功能。
此外,從工信部目錄可以發現,智界S7將會有三個續航版本,分別是550公里、630公里和702公里;電池容量分別是60度和80度的版本,采用了寧德時代三元鋰電池。
如果將智界S7的550公里續航和60度電池相對應,可以發現智界S7的百公里電耗僅為10.9度。
相比之下,同定位的特斯拉Model S,其60度電版本能續航只有300公里,百公里電耗高達20度,而比亞迪宋PLUS的72度電版本續航為505公里,百公里電耗約14度。
不過,智界S7的上市時間還存在變數。
10月16日,有媒體報道稱,智界S7已經批量下線,并附有工廠下線車圖,看起來如期上市問題不大。但車型下線消息出來后沒幾天,市場又突然傳出智界S7“或將跳票”。
分析人士認為,11月底是一個微妙的時間點,這同時是華為給智界S7、奇瑞給星紀元ES預估的上市時間,智界S7被傳跳票顯示目前華為和奇瑞兩方在誰先上市的問題上依然存在著“分歧”。
對于華為來講,這是其智選車業務擴張后“首次”面對多車同店銷售的局面,而對于奇瑞來說,這也是其近年來首次在國內采取一車兩賣的銷售模式。顯然,雙方在未來的合作中還需要一段磨合期。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