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蝶四年虧12億,徐少春“黃金十年”口號難掩困境?快訊
在企業管理云SaaS領域,金蝶國際(00268.hk)曾被視為轉型的先鋒與探索者。
在企業管理云SaaS領域,金蝶國際(00268.hk)曾被視為轉型的先鋒與探索者。然而,自2012年毅然踏上云轉型之路以來,金蝶所經歷的“陣痛期”似乎比預期中漫長得多,其財務狀況更是令人堪憂。
金蝶的轉型之路從一開始就充滿了挑戰。盡管云服務業務在近年來逐漸成為了公司的業績增長點,但其虧損狀況卻愈發嚴重。2020年至2023年,金蝶國際累計凈虧損高達約12.36億元。即便在2024年上半年,公司總營收實現了11.9%的增長,但歸母凈利依然虧損2.18億元。這種長期的財務困境,不禁讓人對金蝶的轉型之路產生深深的疑慮。
在2024年8月16日舉行的中期業績發布會上,金蝶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徐少春表示,“中國企業軟件SaaS的黃金十年已經到來”。
云服務業務作為金蝶轉型的核心,其虧損狀況尤為引人注目。盡管營收同比增長了17.2%,但高達3.47億元的虧損卻如同一塊巨石,壓在了金蝶的胸口。這意味著,盡管金蝶在云服務領域投入了大量資源,但尚未能夠將這些投入轉化為實質性的收益。這種投入與產出之間的巨大鴻溝,無疑給金蝶的財務狀況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資金壓力是金蝶轉型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隨著短期銀行存款、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大幅減少,金蝶的資金鏈開始變得緊張。盡管在2023年底獲得了來自卡塔爾投資局的2億美元戰略融資,但這筆資金似乎并未能從根本上解決金蝶的財務困境。
長期虧損導致的資金壓力,不僅限制了金蝶在研發和市場推廣方面的投入,也對其業務的持續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在這種情況下,金蝶不得不尋求外界的融資來支撐其轉型之路。然而,頻繁的融資需求無疑會削弱投資者的信心,進而對金蝶的市場地位和品牌價值產生負面影響。
除了財務困境和資金壓力外,金蝶還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隨著云計算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市場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企業涌入了這個領域。在國內市場,金蝶需要面對來自國內外眾多競爭對手的挑戰;而在海外市場,金蝶則需要克服文化差異、商業習慣、法律法規等多重障礙。
盡管金蝶在2023年設立了國際業務部,并全面展開了全球化戰略,但其出海之路并非坦途。在海外市場上,金蝶的品牌認知度和市場地位相對較低,這增加了其出海的難度和風險。與此同時,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差異和商業習慣也給金蝶的國際化進程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盡管金蝶的創始人徐少春在中期業績交流會上信心滿滿地預計金蝶將在2025年實現盈虧平衡,但從當前的情況來看,這一目標似乎仍然遙不可及。金蝶的云轉型之路充滿了挑戰和不確定性,其財務狀況、資金壓力、市場競爭以及出海之路都充滿了暗影。
在未來的日子里,金蝶能否真正“破繭成蝶”,走出困境,實現轉型的成功,仍然是一個未知數。我們期待金蝶能夠盡快終結這場漫長的“持久戰”,但也不得不正視其當前所面臨的種種挑戰和困境。金蝶的黃金十年,是否真的能夠如其創始人所愿,迎來輝煌的曙光,仍需時間的檢驗。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