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的咪咕視頻:解說天團頻「翻車」,燒錢拉新遭拋棄 | BUG快訊
奧運賽程尚未過半,咪咕視頻的解說天團就集體翻車了。
出品 / 新浪科技
作者 / 原祎鳴
奧運賽程尚未過半,咪咕視頻的解說天團就集體翻車了。
在奧運的籃球、射擊、乒乓球滑板等賽事中,咪咕解說員因“陰陽”球員化妝、解說守口如瓶、不肯定中國運動員成績等被屢屢被罵上熱搜。
不過,有用戶觀看,才會有爭議。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咪咕視頻會在獲得東京奧運會、北京冬奧會等賽事的轉播權后下載量直線飆升,可賽事結束后就立刻回落。
有業內人士認為,咪咕視頻靠著賽事IP引流,但后續并未因獨家內容而讓用戶留存并產生粘性。但其也預測到,背靠中國移動的咪咕視頻“鈔能力”較強,未來仍然有能力在重大體育賽事上繼續“圈粉”。
解說天團,頻繁“翻車”
頻繁押注重要賽事的咪咕視頻,今年又為奧運下了血本。其斥巨資拿到了巴黎奧運會的實時轉播、延時轉播、點播(包括回看)、短視頻等權益,與快手、抖音、騰訊、央視頻“同臺競技”。
因權益不同,觀眾如果想看奧運直播,只能選擇央視頻和咪咕視頻,而相比較前者的免費觀看,想在咪咕視頻看奧運的用戶需要支付9元錢的會員費用。為吸引用戶,咪咕視頻聘請超200名金牌解說員,包括高粉絲量的許昕、鄧亞萍、寧澤濤、傅園慧等。
但令人沒想到的是,奧運剛進行到一半,咪咕視頻便有不少解說員“翻車”了。其中最有爭議的是在中國女籃對戰西班牙賽事中,球員李夢罰球投籃時,男解說楊毅問前籃球運動員陳楠,“我問一個比較私人的問題,您當運動員那會兒,你打球的時候化過妝嗎”,陳楠回答“沒有,我們崇尚的是自然美”。
而李夢此前公開表示,自己喜歡在比賽中化妝,女孩子愛美,想在自己熱愛的舞臺上展現出自己美的一面。這一解說言論引發了觀眾的不滿,稱楊毅“油膩”,“陰陽”運動員化妝行為是對運動員不夠尊重。
在有關化妝言論引發爭議后,楊毅發了一條微博稱,“輸了賴我是吧?我問問不行嗎?”更將此事推波助瀾,引發了更多網友的憤怒,有網友稱咪咕解說員在將“爹味”進行到底。
不止女籃賽事,在樊振東vs扎穆登科的比賽中,解說員馬行飛也被一眾網友吐槽稱,他的解說守口如瓶、死氣沉沉,并沒有給觀眾情緒價值,“我為國乒充的一年咪咕會員,結果還要去看央視頻的60秒廣告。”
而更有爭議的是咪咕聘請了電競解說員管澤元, 他來解說游泳和射擊,被指專業不算對口。另一方面是管澤元此前因多次預判失誤被標注為“毒奶”體質。
此外,在實際的解說中,管澤元的表現也令眾多網友不滿。在解說氣步槍比賽時,在中國運動員盛李豪全程比分領先情況下,管澤元反復提到“但是”“領先0.6,這個結果不好說”等,被網友認為是在否定中國運動員的成績。
此外,還有滑板項目解說員稱女運動員有男滑手的風格,被抨擊為對女運動員有刻板印象,又因動作數錯被評不夠專業;沖浪項目解說員稱自己連續工作8小時很累,并稱中國運動員過于激進。
不過,這次咪咕解說團隊“翻車”,在互聯網產業分析師張書樂看來卻是“無傷大雅”。他表示,爭議在泛娛樂行業很普遍,從另一種層面來看也是一種曝光,從而破圈被更多人知道。
“咪咕平臺的解說和央視的風格肯定是不同的,央視代表的是國家形象,謹慎性更高,咪咕會選取更貼近網絡的方式,更有流量的打法。”張書樂稱。
“燒錢”拉新,留存率低
有人觀看,才有爭議。相比較爭議,咪咕視頻更怕的是奧運結束后關注量的下滑。
近年來,咪咕一直在投入賽事方面下血本。據了解,體育版權是咪咕公司最重視的投資領域,目前咪咕公司也是中國市場最大的體育版權持有者。
2016年,咪咕曾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運營方轉播歐洲杯和里約奧運會,后來又拿下了東京奧運會和北京冬奧會的轉播權。
公開資料顯示,2014索契冬奧會、2016里約熱內盧奧運會“打包”出售的轉播權費用為20億美元,2018平昌冬奧會、2020東京奧運會的轉播權費則為23.8億美元。此前,一位體育行業人士表示,央視會將不同的權益進行資源打包銷售,其中直播是最高級別的權益,對應的費用也是最高昂的。根據估算,咪咕購買版權的成本在億級以上。
而事實上,僅靠消費者的9元會員費用遠不足以支撐咪咕為奧運付出的成本,“砸錢”購買賽事轉播權并非為了盈利,而是利用賽事IP帶來用戶增量。
“這個行業僅靠用戶付費是支撐不起來的,連巨頭愛優騰芒(愛奇藝、優酷、騰訊、芒果)也沒有找到穩定的付費變現的路徑。但轉播權本身的用處就不是用來賺錢的,而是打名聲和增加粉絲。雖然賽事結束之后粉絲會有流失,但總會有留存下來的用戶,咪咕可以繼續將其轉化到其他內容做更長線的付費。”張書樂稱。
不過,易觀千帆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7月(東京奧運會期間),咪咕視頻月活躍用戶達到3600萬,環比增長14.55%,但奧運會結束后,咪咕視頻的用戶回落至2500萬,降幅達到32.28%。
此外,在北京冬奧會期間,咪咕視頻的下載量曾飆升到Apple Store榜單第二名,并實現了日活近十倍增長,但在冬奧會進行13個比賽日之時,其下載排名已在30名開外。在冬奧會進入最后一個比賽日時,其用戶下載量就已經恢復到賽事開始之前的水平。
換言之,賽事IP讓咪咕的用戶群體有了增長,但是留存性差。對此,張書樂認為,這是因為咪咕的用戶粘性弱,雖然每一屆賽事都會拉一波粉絲,但在視頻平臺格局來看,買版權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愛優騰芒都在不斷地打造獨家的爆款,但咪咕視頻沒有相應的內容,因此只能“在邊上撿肉”。
“奧運只是一個短時效應,十年前樂視就在做賽事IP,但是事實證明,只靠買買買,而非自己的獨家內容來吸引用戶的做法是不長久的,加之短視頻平臺的發力,用戶會被進一步分流。因此,想要得到持續的發展,還是要通過自己的內容來把奧運IP吸引來的粉絲轉換成自己的粉絲,否則用戶就只是底層庫存。”
咪咕視頻相關負責人曾在2022年公開表示,未來咪咕對于全球各大國際熱門賽事仍會持續發力,為了給端內用戶帶來更豐富的內容、更好的體驗,咪咕在體育、文娛等領域一直都在重點投入,在流量增長曲線回歸均值后,咪咕將會努力通過體育、綜藝、影視劇、電影等內容承接來提高流量。
但時至今日,咪咕視頻除了賽事IP仍然沒有出圈的爆款產品。不過,張書樂仍然表示,咪咕背靠中國移動,“鈔能力”比較強,未來仍然可以繼續在重大體育賽事上“圈粉”。只是,不斷“砸錢”打造賽事IP卻一直不出爆款的咪咕視頻,未來的地位會愈發尷尬。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