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I通過醫療執照考試, 但它并非想取代智能
據Futurism報道,專家們普遍認為,在我們認定人工智能(AI)是真正的智能之前,即達到與人類認知水平相當的程度時,AI必須通過一些測試。這項工作正在進行中,許多AI都在忙于通過各種類型的考試。
(原標題:For the First Time, a Robot Passed a Medical Licensing Exam)
據Futurism報道,專家們普遍認為,在我們認定人工智能(AI)是真正的智能之前,即達到與人類認知水平相當的程度時,AI必須通過一些測試。這項工作正在進行中,許多AI都在忙于通過各種類型的考試。
AI
舉例來說,中國的AI機器人小易最近參加了國家醫療執照考試,并成功通過,這使它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取得這種成就的機器人。這個機器人不僅通過了考試,而且還獲得了456分,比要求的標準分數高出96分。小易是由中國AI公司科大訊飛(iFlytek)開發的,旨在捕捉和分析患者信息。現在,他們已經證明,小易也有足夠的醫學知識,可以成為執業醫生。
當地媒體指出,這是中國推動將AI整合到更多行業努力的成果,包括醫療和消費電子領域等。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AI領域的領先競爭者,并有望最終在2030年成為AI發展的領跑者。中國已經意識到AI將是國際發展的新戰場,這可能會讓美國在這場全球AI競賽中落后于中國。
由于政府和私人公司都打算更好地應用AI技術,AI應用的首批領域之一就是醫學研究和醫療保健。大多數人都熟悉IBM Watson,它在輔助癌癥診斷和改善醫院病人護理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然后是支持亞馬遜智能音箱Echo的虛擬助理Alexa,它已經在醫療領域出現了很長時間。同樣,谷歌的DeepMind Health正在致力于使用機器學習來完善英國的醫療保健流程。
以同樣的方式,科大訊飛計劃讓小易幫助人類醫生,以提高他們在未來治療中的效率。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表示:“我們將于2018年3月正式推出這款機器人。它并不是要取代醫生,而是為了促進更好的人機合作,以提高效率。”具體來說,科大訊飛的愿景是利用AI改善癌癥治療,并幫助培訓全科醫生,這是中國所急需的。劉慶峰繼續稱:“全科醫生在中國農村地區嚴重短缺。我們希望AI能夠幫助更多的人獲得優質的醫療資源。”
簡而言之,盡管許多人擔心AI進步將會消除人類的工作,但沒有必要擔心AI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在這種情況下,AI將努力增強人類的能力,而不是取代它們。所以,至少現在,提到機器人醫生時你不必感到擔憂。
來源:網易科技報道 作者:小小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