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哈弗H6,或許是長城汽車不錯的抉擇快訊
一個人的一生是基于小財靠掙,大財靠命。而一家企業的命,有的是基于市場占有率,有的基于產品技術力可持續性,有的便是基于資本賦予價值。
一個人的一生是基于小財靠掙,大財靠命。而一家企業的命,有的是基于市場占有率,有的基于產品技術力可持續性,有的便是基于資本賦予價值。
不同的戰略方向,都有著自我的規模生存屬性,但相同的是,沒有一家車企乃至企業一直持續性增長,市場環境、需求變化只能預判,沒有定性論,銷量起伏、勝敗都乃常態。哈弗H6只是一時打造出來的一款周期性產品而已。
“爆品”過后,就是遇冷:
長城汽車哈弗H6,這個大單品SUV,從頂峰月銷8萬多輛到現在月銷8千多輛,可謂是頂端不受“寒”下來將降溫,體驗體驗如此過山車感覺,未必不是一件壞事。換了誰,誰也的“飄”幾年,當年一線銷售很適合當下網熱詞“躺平+躺贏”。
早期哈弗H6一款車型,最多高至60多種(據說80種)配置可選,大分:紅標、藍標、柴油、汽油、輪圈大小、動力參數、小分:一個按鍵、一個門把手、細節到一項配置一個車型價格,自2011年至今13年,哈弗H6已被“榨干”了。
有些南墻不得不“撞”:
時至當下的哈弗H6銷量業績,近期長城內部高層公開反思哈弗H6的營銷策略問題,一再提及魏總的批示,及自身問題,也惹得一片嘩然。
一方面由網友反應總結,高層話術簡直就是“語言藝術”不落實地反思的言語無功可用,另一方面哈弗H6負責人提出與高層產生分歧較大,造成產品更新迭代速度跟不上,言語中透露出,體制及匯報體系造成了產品力跟不上,營銷得不到批示,說是公開反思,倒是聽出了無奈之舉。
只有撞了南墻才回頭,不敗下陣來總結什么失敗經驗,我到想說的是,問題豈是如此片面?
連拆分、帶瓦解、哈弗H6被迫“拉下馬”:
哈弗H6是長城的當家花旦,一款產品一個車型單月就可為長城帶來,按月均6萬臺銷量,單車10萬計算,單月可創收60億(更別說月銷8萬臺了)至于附加售后體系帶來的收益也是一筆更加可觀的創收之王。
依托哈弗H6的耀眼成績,及可代客量,順勢而為的推出,哈弗大狗、酷狗、哈弗神獸、哈弗赤兔及后續的哈弗梟龍、哈弗H5等等產品,不斷蠶食哈弗H6的銷量。同級產品,不同產品屬性,同屬哈弗品類,徹底分化拉下了哈弗H6這個大單品的銷量下滑。
其他產品借著哈弗H6光輝,不但沒有做出爆品,反倒逆向削減了哈6的產品力和品牌力,“西瓜丟了,芝麻也沒撿多少”這就是所謂的得不償失“
如今哈弗系列產品所有加起來月銷也就2萬臺左右,說明了什么?不怕外敵,就怕內斗!
大象難于轉身,好在“好命”加持:
長城汽車專注造車30余年,這個基礎不是任何新勢力造車企業可以匹及的,魏建軍一直親自監督帶隊,從產品研發到命名到基層都時常親自參與,大象雖大、但從來不寄予安逸狀態。
長城汽車的成長及發展史,離不開這位靈魂人物。敢于拼搏進取、正向面對困難、堅守長期主義價值觀為企業的戰略思維。即便現在轉型,新媒體直播等等營銷有點晚,但依然親自下場,直播,開微博,直面用戶,直面市場,直面股東,從不畏懼妥協、帶隊前行。創始人企業家拼搏精神自始至終從不退讓。
一個時代塑造新的環境,一個全新環境能孕育出不同的市場需求,變化無處不在,無處不在的也是更加無法預知的變化。
好“命”在于長城還有皮卡之王保底、坦克品牌的越野品牌之王接住了下這個時代的變革。哈弗H6的落勢,或許不是一件壞事,你走了他來了,新老接替總要有犧牲品。
跌宕起伏是常態,命運不濟別抗衡。哈弗H6只是一款產品,具有周期性階段,該放棄時候沒必要死抱著不放手。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