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戀交友平臺變身“套路聊”,網友在他趣APP陪聊賺上萬元惹爭議快訊
在交友APP上找對象,似乎變得越發艱難了。
本文來源:消費者報道 作者:胡文靜
在交友APP上找對象,似乎變得越發艱難了。
近期,有消費者反映,“他趣”APP借著交友的名義,騙取用戶錢財。據了解,該軟件的付費模式主要針對男性用戶,男用戶得掏出“真金白銀”才能開始交流,對方則能夠通過其付費信息獲取相應的報酬?!断M者報道》記者留意到,有多名用戶利用該模式,與男用戶陪聊“賺錢”。在社交平臺上,有不少用戶分享自己賬戶的收益情況,累計收益從幾元到上萬元不等。一名用戶表示,“純打字一天(獲得收益)300元,語音加打字一天500元”。
當你以為在他趣APP上的聊天對象為“小姐姐”時,也許背后是個“摳腳大漢”。相親、交友的初衷,逐漸變味。
交友變身“套路聊”
春節臨近,單身青年難以逃脫的催婚戲碼即將上演。日前發布的《中國人口和就業統計年鑒2023》顯示,去年各年齡段人群中,25至29歲年齡段未婚率為51.3%,30到34歲年齡段未婚率達到18.4%,35到39歲年齡段未婚率為8%。
當公園的相親角被大爺大媽們占據、線下相親局讓社恐手足無措,社交軟件成了不少單身青年結識更多異性的途徑之一,他趣APP便是其中一種方式。
《消費者報道》記者留意到,作為覆蓋用戶達2億的婚戀交友平臺,該軟件的付費模式主要針對男性用戶。獎勵說明顯示,系統匹配的會話,男用戶為付費方。系統匹配的會話包括:系統匹配的搭訕/消息(如紅娘牽線)/消息紅包等。也就是說,男用戶向女用戶發送消息需要付費才能進行。
記者發現,有多名用戶利用該模式,與男用戶陪聊“賺錢”。在某社交平臺上,有部分用戶分享關于“如何在他趣APP上賺錢”的心得。若想要通過APP賺錢,需要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同時要會聊天,“畢竟對方是花了錢跟你聊天的”“在軟件上回男方消息就有錢拿,看你怎么拉扯,聊得越多錢越多”……
評論區上,更有多名網友分享已實名、已認證的賬號,并直言幫聊可五五分成,“他趣已認證,找一個幫聊,五五分,找一個有經驗的,時間多的”。
此前,有媒體曾報道過,在一家名為“校園邦”的兼職機構中,“聊天回復員”是一個龐大的組織群體,且人數高達上萬人。這些“聊天回復員”通過簡單的“培訓教程”和“撩人秘籍”后上崗。他趣平臺的男性,就是這些“回復員”的主要聊天對象,聊天話題多圍繞男女兩性、戀愛以及婚戀等展開,而索要禮物,成為了“回復員”的終極目標。
《消費者報道》記者以男用戶身份使用該APP時發現,只要一上線,系統就會不斷推送同城女性用戶發來的搭訕消息。對方的聊天內容多為“哥哥,約嗎”“你相信一見鐘情嗎”“你想看嗎,哪里都可以”,其中不乏一些暗示性話語。
對方的甜言蜜語,或是其精心營造的“甜蜜陷阱”。
“付費”聊天的模式
《消費者報道》記者通過他趣APP注冊用戶發現,用戶只需綁定手機賬號即可使用,性別、年齡、頭像等可隨意設置。為了了解該APP在男性、女性用戶上的使用區別,記者注冊了兩個他趣用戶賬號,將賬號性別分為設置為男、女。
記者使用男用戶賬號隨機與一名女用戶聊天達到心動4級時(使用完系統贈送的免費體驗次數后),男用戶需要另外支付趣幣才能繼續與對方發送消息。此時,記者再次嘗試與其他女性用戶聊天,系統不斷提示賬戶余額不足。也就是說,男性用戶若要回復這些搭訕消息,得掏出“真金白銀”才能開始交流。
然而,記者使用女用戶賬號與對方暢聊后,仍能夠正常免費交流,并持續獲得相應收益。同時,記者隨機回復多條“搭訕信息”時,該女性用戶的賬號并未出現提示“余額不足”的情況,可見女性用戶聊天并不會消耗趣幣。
用戶收益截圖
據了解,該APP充值6元能獲得420趣幣,即充值1元能兌換70趣幣。當男用戶向女用戶撥打/接聽女用戶發起的語音或視頻電話時也將消耗一定數額的趣幣,女用戶可根據評級自行設定消耗規則(浮動區間199-1099趣幣/分鐘),撥打/接聽不足一分鐘按照一分鐘計費。
《消費者報道》記者嘗試使用女性賬號與他人聊天發現,若對方發送消息次數越多時,其賬戶收益越高。值得一提的是,女性用戶還可以自行調節聊天收費標準。此外,當雙方心動值達到60°c時即可解鎖語音/視頻權限。系統顯示,若發起語音、視頻通話,可獲得收益1.49元/分鐘起。
有男用戶在黑貓投訴發起投訴稱,“每次一上線就有一堆人發消息過來,回復消息就要收費,基本每條消息都得收費”。
在社交平臺上,有不少用戶分享自己賬戶的收益情況,累計收益從幾元到上萬元不等。一名用戶表示“純打字一天(收益)300元,語音加打字一天500元”,也有用戶對他趣APP的獎勵模式感到擔憂:“跟人正常聊天賺錢違法嗎?”
部分網友在社交平臺上分享其聊天收益的截圖
由此看來,作為互聯網婚戀交友平臺,其注冊用戶并不全是為了真心找對象而來,信息的真實可靠性也難以得到保障。當你以為在他趣APP上的聊天對象為“小姐姐”時,也許背后是個“摳腳大漢”。
此外,《消費者報道》記者注意到,他趣APP并沒有對未成年人“設防”。該APP注冊時只需要綁定用戶手機號,性別、年齡大小等個人信息可隨意填寫,未有效落實未成年人賬號實名制復合驗證,未成年人可以暢通無阻使用該社交軟件。值得注意的是,用戶可通過密碼支付的方式進行充值,未實名認證的賬號也可以隨意購買趣幣等虛擬商品。
因涉嫌低俗被罰款
2017年9月14日,他趣APP宣布推出“共享女友”服務,并在北京某地進行了現場展示。其中“女友”指代的是仿真充氣娃娃,用戶可以通過他趣官方APP進行租賃,租賃一個“共享女友”需繳納8000元押金,并按照1天298元、3天698元、1周1298元進行付費。
不過,該項目上線沒多久,便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和激烈討論。據媒體報道,在線下活動結束后,三里屯派出所致電他趣總部要求地推人員前往派出所接受調查。同年9月15日晚間,三里屯派出所正式作出決定,以“低俗活動擾亂社會治安”為由對他趣進行罰款處罰,同時要求地推人員寫了檢查和保證書,要求將充氣娃娃帶離北京。
9月18日,他趣APP背后的公司“廈門海豹他趣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發表了致歉聲明,宣布暫停“共享女友”項目的運營,對該項目為社會帶來的不良影響深表歉意,同時,該公司還承諾,對于已經交了押金的用戶,他們將退還雙倍費用作為違約金。
他趣APP用戶屢遭詐騙
2023年9月,赤峰市網信辦官方公眾號“活力赤峰”發布消息,針對電信網絡詐騙,赤峰公安公布典型案例并發布重要提示,其中,他趣APP出現在該則通報當中。
通報顯示,9月8日,標準件小區一居民報警,稱其于9月7日添加一陌生人微信,隨后點擊對方發來的鏈接,下載“他趣”APP,被對方以刷單為由誘導轉賬10000元但始終無法提現,對方仍以操作失誤為由要求繼續轉賬,被害人方才發覺被騙前來報警。
據悉,此類問題已不是首例。此前,據本溪公安官方公眾號“平安本溪”,2022年1月,本溪市民葉女士收到短信寫著“關注某賬號,點贊加關注便可獲取傭金”,隨后按照客戶引導下載了“他趣APP”用于執行派單任務,最后被騙17萬元。
安徽含山警方披露信息顯示,今年2月,含山縣仙蹤鎮周某在“他趣APP”上收到一條添加 QQ好友的信息,后被誘導刷單任務被騙37萬余元。而舟山公安局2021年通報的信息中,另一位受害者也遭遇了同樣的騙局,最終被詐騙金額超過176萬元。
據了解,他趣APP背后的公司為廈門海豹他趣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4月。官方信息顯示,企業旗下運營“他趣”“配配”以及海外事業,為我國適齡單身用戶提供一站式社交、直播和泛娛樂服務,目前已覆蓋用戶2億。
火熱的背后,其亂象屢遭消費者詬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他趣的投訴達2605條。針對上述問題,《消費者報道》記者向廈門海豹他趣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發送采訪函問詢,截至發稿日,對方沒有任何回復。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