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年虧1155億:金融業務挑戰多 美團生活費涉嫌暴力催收金融
此外互聯網金融行業處于強監管時期,政策的不確定性對其業務發展也存在一定的影響,未來能否靠金融業務突圍還有待觀察。
2015年美團金融成立之初,美團創始人王興便有 “打造千億資產規模金融事業”愿景。不過目前看來,美團的“千億金融夢”未完成,倒是先打破了“虧損千億”的記錄。
3月11日晚間,美團點評發布2018年的四季報和全年財報。根據財報,2018年四季度營收198億元,同比增長89%,期內虧損為34.14億元,同比上升56.6%;2018年總收入652億元,同比增92.3%,全年凈虧損1155億元,經調整的虧損凈額為85.2億元。
對于美團旗下的金融業務,這份財報幾乎沒提及任何數據。僅在闡述一般性性質開支增加的原因時,美團提到,小額貸款業務擴展令呆賬撥備增加。那么,美團的金融業務開展究竟如何,又面臨哪些挑戰?
囊括多塊牌照 支付、小貸均面臨困境
3月11日最新消息,企查查顯示,3月1日,美團金融旗下的重慶兩心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變更后名稱為重慶兩心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由100萬元變更為1億元,經營范圍由互聯網技術類業務變更為企業信用信息的采集、咨詢等業務。
這意味著,美團金融拓展了企業征信業務。在此之前,美團已通過收購等方式,拿下了支付、銀行、保險、小貸四塊金融牌照。去年美團上市,在招股書中特別提到,2016年毛利率提升是因為支付及小額貸款業務的快速發展。本文也重點分析這兩項業務。
支付屢遭投訴 如何擺脫微信支付?
首先是支付牌照。作為積累數據、拓展金融等業務、形成自有賬戶體系的重要環節,支付對于互聯網公司開拓金融業務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而美團在獲取第三方支付牌照的路上可謂十分坎坷。多次被質疑“無牌上崗”后,2016年9月,美團全資收購了第三方支付公司錢袋寶,斬獲支付牌照。
不過,美團支付先后三次遭遇實名舉報。最近消息是,11月20日,職業打假人王海在微博發表公開舉報信,稱“美團旗下有獲得支付牌照的錢袋寶不用,涉嫌故意違法經營意圖逃避監管以便于挪用資金或賺取利差。美團點評2017交易額已破3600億、日均交易額約10億人民幣,即便只有七天的賬期,也意味著可能被挪用或用于吃利差的資金高達將近70億!”
在團團君看來,除了違規類的實名舉報,美團支付的問題是如何走出去。
即便美團已經持有支付牌照,但消費者,包括團團君自己,在使用美團時,仍然傾向于選擇微信支付等渠道。這種消費習慣是很難改變的。單純依靠砸錢補貼也不夠持續,如何擺脫微信支付,讓更多用戶在更多場景使用美團支付,來形成自己的生態圈,是美團面臨的很大問題。
小貸壞賬撥備增加 美團生活費屢涉暴力催收
小額貸款方面,美團于2016年11月取得小額貸款牌照。小額貸款業務美團小貸在美團平臺上為用戶及中小商家提供無抵押小額貸款。截至2018年4月30日,美團的應收貸款為20.92億元,在擔保合約的最高信用風險為9.59億元。
在最新的2018年全年財報中,美團提到,除去減值撥備外,一般及行政開支增加主要由于:行政人員的數目及平均薪資及福利(包括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增加,令雇員福利開支由2017年的人民幣13億元增至2018年的人民幣25億元;采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及小額貸款業務擴展令呆賬撥備增加;由于支持雇員人數增加及業務擴充令租金、設施及公共事業費增加。
目前,美團的B端產品美團小貸,由子公司重慶三快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三快”)開展的自營商戶貸款業務。2016年12月,美團極速貸和經營貸上線,主要為美團點評生態圈內上下游的小微商戶提供貸款服務。在2018年年報中,美團未披露商戶貸款的最新數據。但從此前數據來看,美團小貸的放貸量與互聯網第一梯隊的螞蟻金服等相比,差距非常大。
C端上,美團最初與招聯消費金融合作推出了個人信貸產品。目前,美團還通過個人信貸產品“美團生活費”,拓展自營消費金融業務。
根據美團生活費的用戶協議,美團生活費由美團旗下三塊小貸單獨或聯合其合作金融機構共同向美團優質客戶推出的一系列個人消費信貸服務,目前已包含借錢、分期、買單、延期訂單等服務。
不過,美團生活費的問題也不少。聚投訴網站顯示關于美團生活費暴力催收、結清證明不給開、高利貸的帖子達到37條。
這其中,暴力催收的占比最高。投訴人鄭女士表示,“本人在美團生活費借了14000元用于周轉,且確實資金困難,無惡意逾期拖欠且沒有不接電話。+86 177 7059 1065此號碼還有微信惡意撥打威脅我家人。誹謗我和我家人聲譽,造成惡劣影響。且我詢問是哪方催收平臺時,該人員叫囂不要我還錢,要騷擾我的通訊錄「通訊錄被惡意爆破」到2020年。”與鄭女士經歷相同的人數眾多。
除此之外,還有兩名用戶投訴美團生活費“結清證明不給開” 、“高利貸”。
而在2017年底,監管層下發的《關于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下稱《通知》)特別強調,“各類機構或委托第三方機構均不得通過暴力、恐嚇、侮辱、誹謗、騷擾等方式催收貸款。”
在消費信貸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美團需進一步注意在催收方面的問題。
美團金融路在何方
綜合來看,美團金融雖然在支付、消費信貸、保險等領域全面出擊,但或許是因錯過最佳時機,總體表現不溫不火。 支付、小貸發展也出現很大挑戰,如何破局、將金融業務轉變為“現金牛”,是美團需要考慮的重大問題。
正如網貸之家首席分析師張葉霞所言,美團靠著美團外賣、大眾點評等渠道積累了大量的用戶流量、交易數據,為美團金融發展提供了數據支持。
但美團自身的金融屬性較弱,這對于美團金融業務發展或許會有一定的不利影響,其在金融業務板塊引入專業的高管人才,雙方合作也需要磨合期。另一方面,目前互聯網金融行業既有阿里、京東等巨頭,還有前赴后繼的創業者涌入,競爭激烈。
她說,美團金融業務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其中保險業務還未上線,還處在初期階段,整體金融戰略布局和運營團隊的能力等對業務成長都有較大的影響;此外互聯網金融行業處于強監管時期,政策的不確定性對其業務發展也存在一定的影響,未來能否靠金融業務突圍還有待觀察。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