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銀行沖刺IPO 業績“飄紅”后勁不足快訊
?桂林銀行沖刺IPO,業績一路“飄紅”,但這種勢頭恐難維持。
出品|華博商業評論
桂林銀行沖刺IPO,業績一路“飄紅”,但這種勢頭恐難維持。
5月27日發布的財報顯示,2023年桂林銀行規模與業績齊升,年末資產總額站上5057.19億元,較年初增長9.53%;貸款和墊款總額2897.57億元,較年初增長13.69%;負債總額4684.1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98%;存款總額3424.28億元,較年初增長11.43%。
報告期內,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03.62億元,同比增長13.14%;實現凈利潤20.69億元,同比增長36.39%。
2019年6月底,桂林銀行召開了2018年年度股東大會,討論包括《關于啟動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相關準備工作的議案》在內的多項議案,正式啟動了上市步伐。
2023年8月,桂林銀行正式提交上市輔導備案報告,由中信證券提供為期近兩年的輔導,輔導共分為四個階段,涉及歷史沿革問題梳理,內部控制、健全財務會計制度培訓,完善公司治理運行、信息披露制度規范以及輔導總結。輔導計劃將于2025年4至6月完成,并制作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申請文件。
在籌備IPO的近些年,桂林業績均實現了較快的增長。2018年至2022年,該行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5.29億元、72.81億元、78.92億元、95.12億元和102.95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16.26億元、12.90億元、11.78億元、14.48億元、17.28億元。
一份漂亮的“成績單”無疑是IPO最好的“敲門磚”,然而隨著凈息差持續收窄,桂林銀行業績或面臨后勁不足的局面。
桂林銀行在財報中并未披露凈息差,但從其提供給評級機構的數據中可以探知一二。
中誠信國際披露的數據顯示,桂林銀行2020年凈息差是1.44%,2021年未提供,2022年是1.96%。而大公國際的披露的數據顯示,桂林銀行2020年凈息差是2.00%,2021年為1.96%,2022年是1.83%。
作為一家正在籌備IPO的企業,桂林銀行的信息披露存在明顯瑕疵。但無論是中誠信的數據,還是大公國際的數據,都顯示桂林銀行的凈息差已經跌破2%,而且繼續承壓。這與銀行業整體凈息差收窄的趨勢基本一致,2023年末國內商業銀行凈息差已降至1.69%。
從營收結構來看,桂林銀行的收入十分依賴利息收入。2023年,該行實現利息收入939,383萬元,同比增長23.57%,非息收入96,800萬元,同比降幅達37.8%,凈利息收入占比90.66%,同比增加7.65%。意味著,桂林銀行面臨凈息差收窄的沖擊可能會更大。
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發布的《桂林銀行2023年度跟蹤評級報告》認為,在宏觀經濟下行環境壓力下,桂林銀行不良資產存在反彈壓力,進而可能對其盈利水平產生不利影響;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對小微客戶減費讓利的政策要求、同業競爭加劇,可能使桂林銀行息差面進一步臨收窄壓力。
實際上,今年以來,桂林銀行頻頻發出調整存款掛牌利率的公告已經顯露出其凈息差的壓力。比如,5月7日,桂林銀行發布公告稱,5月8日起對部分存款產品執行利率進行調整:個人整存整取5年期存款年利率調整至2.8%,較2月調整后的該期限產品執行利率下降了40個基點。這是桂林銀行今年以來第三次進行定期存款產品利率調整。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