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新高,凈利突破6.6億!名創優品,“隱憂”是什么?快訊
國內增長放緩之后,出海就成了眾多消費企業必選之路。
文章來源:侃見資本觀察
國內增長放緩之后,出海就成了眾多消費企業必選之路。
從海底撈、泡泡瑪特、名創優品等企業的發展路徑來看,大型消費類企業出海,開拓第二增長曲線是維持企業增長的重要途徑。
過去幾年里,由于國內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類企業之間的競爭開始加劇,消費類企業為了獲取更多的用戶,“燒錢”補貼成為了標配。
但當企業用戶到達瓶頸之后,獲取新用戶的成本越來越高昂,因此企業就需要重新開辟新市場,來滿足企業的發展。
3月12日,名創優品發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財報和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報,財報顯示,四季度集團營收為38.41億元,同比增長54%;毛利達到16.57億元,同比增長66.2%;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調整后凈利率17.2% ;調整后凈利潤首次突破6.6億元,同比增長77%,連續四個季度創新高。
具體來看,2023年四季度,中國市場的收入為23.47億,中國線下門店的收入同比增長63.2%;自海外市場的收入為14.94億元,海外市場單店收入同比增加30.7%。據此計算,名創優品海外市場占總體收入比例為38.9%,而2022年同期為39.5%,對比之下,其海外市場收入占比略微有所下降。
業績的增長,主要來自于規模的擴張,根據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末,名創優品的門店數量為6413家,同比增長973家。其中,中國地區門店數量為3926家,同比增長601家;海外門店數量為2487家,同比增長372家。
由此,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門店數量的增長以及單店盈利能力的提高,是名創優品制勝的關鍵。
實際上,對于零售類企業而言,過去的兩年“低價”和“出海”一直是核心詞匯,名創優品就屬于在海外嘗到紅利的代表性企業。因此,在這種路徑依賴之下,海外開店的步伐也在加速。
此前,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就曾提出過“百國千億萬店”計劃。因此,在國內增長有限的情況下,海外市場的拓展就成了重中之重。
從目前來看,葉國富的策略得到了市場的證明,海外計劃的確符合企業發展的邏輯。葉國富也指出在海外市場名創優品繼續堅持三個方向:
第一,深化門店網絡的全球化布局,近期已加大對歐洲代理市場的扶持力度;
第二,堅持產品全球化、研發差異化,針對海外市場不同特性進行定制化研發;
第三,人才全球化。截至 2023年 年年末,名創優品海外員工占比已超過 50%。
侃見財經認為,當下國內市場增長已經開始放緩,且低價已經成為零售類企業的核心,其在國內的增長,隨著店面數量的增加,可能會陷入到增收不增利的困境當中。且在國內多家消費類企業也已經因為瘋狂擴張遭到了反噬,例如拉夏貝爾。
目前,名創優品的海外模式已經被驗證,其要做的就是當下復制模式,但是從長遠來看,名創優品必須在規模擴張的同時,也要保證單店利潤的增長。到了市場的臨界值時,就需要踩下剎車。
但是,按照名創優品的五年戰略規劃目標,其未來每年在凈增門店要達到900至1100家,也就是說短期內,開店的速度依舊沒辦法降低,且隨著店面擴張的步伐繼續,管理的難度也會增加。
綜合而言,擴張、虧損、關店對于零售業而言,就是一個揮之不去的魔咒,對于上市企業而言,擴大規模是一個繞不開的需求,然而到了一定規模之后,企業如果進入衰退周期,那么到時候規模越大危險也就越大,拉夏貝爾、美特斯邦威、都市麗人等多家企業的前車之鑒也都歷歷在目,因此,名創優品也需要注意臨界值,因為規模效應下的“隱憂”,隨時可能出現。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