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回200萬臺充電寶,“出海一哥”安克難突圍?快訊
充電儲能類產品作為安克創新的營收支柱,安克創新有感知力的產品依舊是充電寶,消費者對安克創新充電寶的安全性產生了疑慮。
6月初,一個“多所高校禁用羅馬仕充電寶”話題沖上熱搜,將這個品牌推向了風口浪尖。緊接著在6月中旬,羅馬仕宣布召回49萬余臺充電寶,風波進一步發酵。
直至7月7日,深陷“召回風波”的羅馬仕按下暫停鍵。這個從2013年至2024年,連續11年穩坐天貓“雙11”移動電源品類銷量冠軍寶座的品牌,在一夜之間深陷危機。據羅馬仕內部員工向Tech星球透露,目前除了處理召回事宜的人員外,其他員工均已停工。
同為充電寶行業巨頭,安克創新與羅馬仕一同卷入了這場召回風波。羅馬仕宣布召回充電寶僅4天后,安克創新便跟進發布召回公告——涉及71萬件基礎款移動電源,這一數字直接刷新了國內充電寶行業的召回規模紀錄。
充電寶召回風波同樣波及了安克創新的核心營收陣地——海外市場。6月,安克創新在海外接連發起兩次大規模移動電源召回,據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信息,此次召回涉及的產品數量已超一百萬。
受國內外大規模召回事件的影響,消費者對安克創新充電寶的安全性產生了疑慮。在安克創新的抖音直播間里,“能否帶上飛機”“有沒有 3C 標識”等問題不斷刷屏;主播則持續強調 “現售產品全部帶有新國標3C標識”,回應消費者的疑慮。
盡管安克創新通過召回等方式試圖挽回消費者信任,但一場信任危機正在蔓延。
高溢價之下,安克創新難保安全
在安克創新副總裁、充電及儲能業務負責人熊康接受“知危”的采訪中,其將事故的源頭指向了電芯供應商。在安克創新發布的公告中提到,公司采用的是“某供應商”部分批次的行業通用電芯,但該供應商未經同意,私自變更了原材料。
一位行業人士表示,類似安克創新、羅馬仕這類出貨量居前的頭部廠商,電芯的采購量以數百萬計,很難做到逐一審查,僅僅是例行抽查,“這也就導致有大量問題的充電寶流入市場。”
不過,即便安克創新將責任歸因于供應商,但其未能切實履行對供應鏈的監管責任這一問題,也因此暴露無遺。
多位購買了安克創新“問題”充電寶的用戶告訴Tech星球,相比羅馬仕以及其他品牌的充電寶,安克創新產品的定價更高。
國盛證券研報也印證了這一點:不同品牌的充電寶在價位上差距明顯,安克創新、綠聯、caibeike 品牌的三合一充電寶售價分別為289元、114元、84元,安克創新價格居首。此次安克創新在國內涉及召回的7個型號產品,價格多在149元-229元區間,同樣高于不少同類產品。
一位充電寶行業人士告訴 Tech 星球,與其他消費電子類產品不同,充電寶行業并不存在核心的技術壁壘,這意味著不同品牌在產品性能與安全性的底層保障上并無顯著差異。
而安克創新不僅定價存在明顯溢價,如今還和其他品牌一樣,因同一供應商的同一零部件出現問題。在行業無核心技術壁壘的背景下,這樣的狀況無疑讓消費者對其高價的合理性打上了問號。
一位購買了安克創新充電寶的用戶表示,當初就是沖著它價格高、覺得質量更有保障才選擇的,沒想到也出了問題,現在對這個品牌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事發后,為打消消費者對產品安全性的疑慮,安克創新更換了電芯供應商。與此同時,在消費者端,安克創新提供給的解決方案是退貨退款、換貨、代金券補償三選一,并免費給消費者郵寄防火袋,方便用戶安全寄回。
在此基礎上,安克創新還在銷售渠道加大了對產品安全性的宣傳力度。
目前,在電商平臺搜索安克創新充電寶,能發現旗下產品在名稱中均將“新國標3C認證”置于最前,產品宣傳圖的明顯位置也標注著3C認證標識。同時,其抖音直播間的背景板上同樣放大了“國家3C認證” “可上飛機高鐵” 的標語,以此強化消費者對產品安全性的認知。
失靈的微笑曲線:安克模式遭遇挑戰
充電寶引發的信任危機,與安克創新引以為傲的輕資產運營模式脫不開干系。
安克創新的創始人陽萌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我們本質上是一家‘微笑曲線’兩端的公司,專注于研發、品牌和銷售,不做制造。”
過去十余年里,安克創新將生產制造環節外包,自身聚焦于研發與品牌打造。依托這樣的品牌邏輯,其瞄準中高端市場,把原本低毛利的充電配件打造成了高溢價產品。
這種輕資產、牢牢抓住高附加值環節的模式,的確為安克創新帶來了豐厚回報。2018-2024年,安克創新總收入從52.3億元增長至247億元,歸母凈利潤從4.3億元增長至21億元,年復合增速均高達30%左右,且保持雙位數高增。在2025年第一季度,其營收同比再增37%,歸母凈利潤同比大增60%。
但也正是這種對生產制造環節的外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對供應鏈的把控力。
以此次引發信任危機的充電寶行業為例,一位從業者告訴Tech星球,充電寶整個行業基本完全采用“代工”模式。品牌大部分只做營銷和渠道。而過去幾年,充電寶行業陷入 “內卷”,低價競爭使得產業鏈上的供應商利潤被大幅壓縮,不少企業為了生存,便忽視了合規問題,這也讓供應鏈的風險進一步加劇,為安克創新這類依賴外包生產的品牌埋下了隱患。
一位深圳充電寶代工廠的工作人員透露,一個訂單如果要求壓縮成本,工廠很容易在電芯、線路板等零部件上做文章。在品牌方對供應鏈監管寬松的情況下,幾乎成了行業內公開的秘密,也讓安克創新這類依賴代工的品牌難以完全規避質量風險。
此次安克創新在國內外召回的充電寶總量已超200萬臺,若按產品價格全額退款計算,直接損失在3.5億元至10.44億元之間。
更值得警惕的是,作為安克創新的營收支柱,充電儲能類產品作為安克創新的營收支柱,2024年貢獻了126.67億元收入,同比增長47.23%,占總營收的51.26%,其中充電寶品類以外,還有充電器、數據線、戶外儲能等品類。
充電儲能類產品在安克創新的業務版圖中占據半壁江山,且品類龐大。倘若繼續依賴當前的代工模式,又無法從根本上強化供應鏈管控,那么此次充電寶暴露出的問題或許只是冰山一角,更大的風險可能正潛伏在其他品類中。
撕“充電寶”單一標簽背后的焦慮
安克創新的故事始于2011年。彼時,它以“Anker”品牌為起點,從移動電源、充電器、數據線等智能數碼周邊產品切入市場;十余年間,產品線已拓展至充電儲能、智能創新及智能影音三大核心品類,并于2020年成功登陸創業板,完成資本市場的關鍵布局。
在此次充電寶危機爆發之前,安克創新被市場認為是跨境消費電子領域的標桿企業。
憑借“Anker”品牌在全球市場的高認可度,它不僅在歐美等成熟市場占據穩固份額,還通過精準的用戶需求捕捉和持續的技術迭代,成為許多消費者心中“高品質數碼配件”的代名詞。
基于過往品牌積淀,安克創新在風波中的確展現出更強的抗風險能力,盡管其在國內外接連曝出大規模召回,海外召回數量更超百萬、創下行業紀錄,但二級市場表現并未受此拖累。
7月9日收盤時,安克創新股價上漲0.36%,報收119.53 元,當日最高價更創下近一年新高,這與羅馬仕因類似問題陷入停擺的境遇形成了鮮明對比。
一位創投業人士向Tech星球透露,安克創新的股價在這場召回風波中未受明顯沖擊,本質是業務結構分散的結果。據創始人陽萌此前披露的數據顯示,2024 年該公司充電寶業務收入占比已不到12%,這種業務結構的多元化布局,為其抵御單一品類風險提供了緩沖。
但市場的擔憂并未因此消散,反而指向更復雜的結構性問題。
從業績來看,安克創新是一家高度依賴海外市場的企業:2024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47.1 億元,凈利潤21.14億元,其中境外收入238.25億元,占比高達96.42%,僅北美市場就貢獻了接近五成的收入;渠道方面,線上收入176億元,在總營收中占比71.23%,而亞馬遜平臺的收入貢獻更是達到54%。
這意味著,無論是北美市場的政策變動,還是亞馬遜等平臺的規則調整,都可能對其經營產生顯著影響。
與此同時,在國內消費者認知里,安克創新有感知力的產品依舊是充電寶。而為了摘下“充電寶一哥”的標簽,安克創新在多元化道路上的探索并非一帆風順。
陽萌曾在2020年提出“淺海戰略”,計劃涉足音頻設備、智能投影、3D 打印、割草機器人、手持清潔設備、電動自行車等27個品類,然而在這些品類中,割草機器人、手持清潔設備、電動自行車等多個產品團隊已被陸續關閉。
目前,除了聲闊耳機外,多數新業務都未能取得預期成果。
今年3月,安克創新又將目光投向具身智能,計劃研發掃地機器人、機器人狗、無人機等產品。但在這個紅海賽道,石頭科技、科沃斯等企業早已在海外市場耕耘多年,具備成熟的渠道和用戶基礎,而安克創新仍處于產品研發階段,在市場競爭中已慢了不止一步。
此次充電寶百萬召回事件,雖未撼動安克創新的基本面,卻照出了其深層矛盾。當下的安克創新既需要依賴充電儲能業務的基本盤支撐增長,又不得不面對代工模式下的質量風險;既想通過多元化擺脫單一品類標簽,短時間內在新賽道又難以突破重圍。
當“安全”這一消費電子的底線被反復考驗,安克創新的多元化護城河,能否真正抵御系統性風險,仍是未知數。(任雪蕓)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