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醫生趙青山:用區塊鏈+AI構建去中心化的智慧新醫療區塊鏈
2014 年,我國全國公立醫院門診病人人均醫藥費為 221.6 元,住院病人人均醫藥費為 8290 元, 這一年我國城鎮居民的平均工資為 56360 元/...
2014 年,我國全國公立醫院門診病人人均醫藥費為 221.6 元,住院病人人均醫藥費為 8290 元, 這一年我國城鎮居民的平均工資為 56360 元/年,這意味著一次住院要花掉年收入的15%,而近年來這個占比還在不斷增長。
當然,這只是平均情況。如果不幸身患重病,花掉幾年乃至畢生積蓄也不是什么稀奇事。看病難,看病貴,這似乎已經成為了大家的公識。
不可否認,我們現有的醫療模式存在諸多問題,而基于傳統的解決方式都不能很好的革除這些弊端。針對這種現狀,學 AI 技術出身的趙青山創立了“熵醫生”這個項目,希望用區塊鏈 AI 的方式實現去中心化的智慧醫療新模式,通過內公鏈 Token 賦能激勵出一個社區新醫療,充分釋放醫療服務者的產能,緩解當前患者看病的壓力,使醫生實現由全職走向自由職業的新工作形式。
很多人在聽到“熵醫生”這個詞時,會下意識的認為它將提供醫療服務,實則不然,熵醫生自身開發的軟件設施并不做醫療,它的目的是通過區塊鏈和人工智能來搭建一個非標專家服務軟件。
取名為“熵醫生”,趙青山有自己的想法,“人工智能的本質是數據,數據的本質是信息,信息來自于熵。”
趙青山將熵醫生定位為智慧新醫療平臺,對于其中“智慧”兩個字的內涵,趙青山是這樣解釋的:“智慧代表著基于人工智能在醫療中的應用,也就是新型生產力帶來效率的提高,它能夠實現軟件的高效低成本運營,以此來體現盈利的能力。”
在趙青山看來,熵醫生能夠解決的行業痛點在于信任和醫療數據的確權后的價值利用問題。
“熵醫生首先要解決信任問題,比如**醫生網站當中,在線問診的后臺醫生,你怎么知道他是本人?患者怎么找到一個值得信賴的醫生?除此之外,醫療領域當中的另一個核心問題是大數據,傳統的醫療數據要么被壟斷,要么被監管,它不能夠集成也不能共享,那更無從談起它的價值挖掘。”
針對這些痛點,熵醫生將采用區塊鏈 AI 的形式來進行解決。
在熵醫生的整個生態中,是由多個主體構成。首先是醫患構建一個診療服務社區,患者在社區內建立個人電子健康檔案不僅可以得到 DRA 代幣獎勵,還能通過智能體找到適合自己的醫生;醫生可以由全職走向自由職業的同時,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幫助,服務數據能夠建立可信賴的醫生征信,同時獲得 DRA 激勵。伴隨著醫患社區的增值,將會吸引更多的主體參與,包括藥商、醫療器械商、保險、醫院、基因公司等
除上述之外,熵醫生中的醫療數據也可以形成數據資產,經過確權和脫敏后可以提供給第三方應用,從中挖掘出的價值將回饋給社區服務,由此形成 Dr.Agent 社區醫療數據的閉環性流轉,使醫療數據實現附加值。
熵醫生僅僅是一個連接醫生和患者的平臺嗎?答案是否定的。
“醫療只是熵醫生切入區塊鏈的一個點,未來熵醫生還將支持更多的業務場景,例如基于患者對藥品的需求,可以在其中嵌入電子商務這一塊。我們希望通過 Token 經濟賦能,把生態基地做出來,逐漸完善底層信任的問題,未來熵醫生還可以延伸出熵律師、熵老師、熵教練等。”
(圖為熵醫生創始人趙青山)
市值管理作為熵醫生發展的重心之一,一直倍受重視,而如何做好市值管理,也是熵醫生團隊一直在思考的問題。趙青山在采訪中透露,熵醫生將從三個方面來進行市值管理。
“首先,我認為小步快跑很重要,我們要少融資,少釋放出籌碼,讓二級市場控制流通的總量。”
趙青山計劃熵醫生第一期上交易所時,它的流量將被控制在 5% 以內。
除了少融資,少放出籌碼之外,趙青山認為鎖倉和釋放機制也很重要。
“熵醫生第一階段的目標不是讓大家套現,而是讓二級市場的 K 曲線可以維持得很好,讓醫生有動力來進行挖礦。”
“最后一點就是場外的布置,通過運營宣傳讓更多的人知道熵醫生,了解熵醫生,我們也會慎重選擇交易所, 加強用戶的信任度。”
熵醫生的目前工作重點是使 DRA 代幣在二級市場實現價值,為 Dapp 落地完善挖礦機制。據了解,目前熵醫生已經研發了智能體機器人,為 700 多個社群服務,在 8 月中旬,熵醫生還將推出微信小程序,用戶在上傳健康檔案后,就能獲得相應的 DRA 獎勵。
“我非常支持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趙青山在采訪時這樣說道,不過這句話不適合套用區塊鏈的概念項目。
以微商為例,有了微信,自然而然產生了微商,但是微商沒必要一定要解決傳統零售存在的問題,它是自然長出來的。有了價值網絡的公有鏈, P2P (個人對個人)的形式自然生長出來的醫療應用,沒必要一定解決信息網絡中的醫療應用,因為這兩個網絡的本質基因是不同的,不能看做區塊鏈項目的應用是傳統互聯網的一次升級,而是革命性的問題。
“熵醫生的玩法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分散式醫療的聚合應用,它將會改變原有的生產關系和分配方式,因此,也沒必要去解決類似在線問診這種傳統平臺的問題。但是如果我沒有解決,大家又會評判我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
趙青山認為,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這個概念有一個核心問題,我們要從區塊鏈背后的商業精神來看清區塊鏈的本質。在趙青山看來,區塊鏈的基因就是底層算法的共識,可以實現不基于信任的公開、公證、公平的交易,整個公共賬本是公開透明的,可追溯,可查詢,這才是區塊鏈的本質基因。
“類似共識這種自然生長出來的東西,沒必要去解決現有的某種問題,它出來就是革命性,更甚至它都不需要把你作為一個競爭對手來看,因為它不是一個公司,是社區化行為,它的自組織和高度自治的力量遠大于企業行為。以維基百科為例,它屬于社區化的管理,由早期的社區精神所建造,它是基于那種精神基因長出來的東西,你一定要它去解決百度百科什么問題,這個我認為比較牽強。”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