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石鏈邸爍:以監管為防線,建立行業統一標準區塊鏈
國內外公鏈項目數不勝數,在絕大多數創業者忙著形成自己的單鏈優勢的同時,阿爾山金融科技,卻選擇建立區塊鏈的基礎設施和生態-基石鏈...
阿爾山金融科技是一家有著深厚國資背景的區塊鏈公司,旗下的“基石鏈”項目,核心部分采用了聯盟鏈技術架構,致力于加強各類區塊鏈項目之間的分布式互操作性,方便其進行不同平臺上的數字資產交換。
邸爍,清華大學計算機專業本碩博連讀,曾先后在微軟、谷歌任職,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和深厚的技術功底。2017年,邸爍開始投身區塊鏈行業,目前擔任基石鏈項目負責人、阿爾山金融科技公司CTO。
耳朵財經近期與邸爍進行深度交流,聽他分享對于創辦基石鏈項目以及當下區塊鏈行業的一些看法。
在絕大多數創業者對公鏈持有極度認可態度并高調宣傳的情況下,邸爍認為,公鏈的作用遠不如項目方宣傳的那樣強大。“一條公鏈最多只能承載一個垂直的領域,要想讓各個領域共享一條公鏈不切實際”。
“以區塊鏈重要的應用之一比特幣為例,目前比特幣上的信息容量已接近300G,每個節點都要對其進行備份,不僅形成了存儲資源的浪費,而且隨著信息量的不斷增長,未來很有可能會出現難以為繼的窘境”。其他號稱能支持上萬應用的公鏈,系統需要承載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基石鏈”的圖景則是認為未來各種公鏈和聯盟鏈會有序共存,不用搞低效又難搞的大公鏈。
“基石鏈”指的是一個由多個聯盟鏈和公鏈組成的“鏈群”體系,其中包括多個“應用鏈”和一個“基礎鏈”。“應用鏈”承載各種數字資產和DApp,“基礎鏈”采用聯盟鏈技術,則用來提供眾多應用鏈所需的各種基礎服務,并支持各應用鏈上的應用間執行互操作。新加入的應用需要先在基礎鏈進行實名登記,之后才能享受某些服務。
將基礎服務與應用層相分離,能夠讓多個DAPP同時并行運行,極大地提升了應用運行速度與使用效果。
“作為一家民企,我們肯定是要有營利的,這樣才能生存。在此基礎上,我們會幫助國家做一些監管方面的工作,比如可作為法律依據的鏈上數據、區塊鏈應用的登記等。”
“實行實名制一定程度上是為了便于幫助國家實施監管。”對于未來的打算,邸爍表示可能會與交易所達成合作,利用對方掌握的用戶實名登記信息進一步完善監管框架。
事實上,阿爾山金融一直以來都與國家監管部門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比如,該公司正在和央行的數字貨幣研究所展開深度合作,就數字貨幣的技術實現、落地、試驗環境等內容進行了深度開發;與金融局的網貸監管機構也有合作,利用公司的區塊鏈產品對一些公司的P2P、現金貸等業務進行監管。
強調監管已成為阿爾山金融公司發展區塊鏈的過程中形成的顯著特點之一。當然這一切和其深厚的國資背景和企業強烈的法律意識分不開。阿爾山金融的董事長袁力曾任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在銀政保等監管機構都曾擔任重要職務。所以,“基石鏈”的監管特色也就不足為奇了。
除此之外,邸爍認為實名登記還可以為數字資產的所有者確權,讓交易雙方明白待交易資產的真實性和價值。“你的資產是否真實擁有,值不值那么多錢,是否合法等等,都可以通過實名制解決。”
不過,監管并非是其最主要的考量。“基石鏈’最重要的考慮是建立一個統一的行業標準。現在大家都在做鏈,你一條我一條,彼此之間很難做到互信互通。基石鏈會設計一種網關,幫助他們克服這種困難。”
邸爍口中的網關,指的就是跨鏈技術。邸爍認為,現有的跨鏈技術大都選擇從底層技術出發,這樣十分麻煩且操作困難。從應用層進行橋接能有效改善這種狀況,用戶在不同區塊鏈系統之間進行資產交換省時省事。“這樣做最明顯的優點就是簡單并擴展性好,打通一個應用,只需要加一個網關就可以了。”
交易所為用戶資產的交易以及與項目方的對接提供了一個溝通的橋梁,但邸爍認為,交易所上很多信息并不透明,暗箱操作事件時有發生,而且很多頭部交易所憑借自身在行業中的壟斷地位攫取了高額利潤,種種原因導致了整個生態并不能以一種可持續的方式發展。
“就像一些網購軟件,用戶在上面看到的商品很有可能是商家付費后被平臺優先展示的結果,消費者沒有辦法只能選擇購買這些商品,因為別的優質商品可能根本就得不到展示的機會。”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是否真能有所作為?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出現是否真能改善這種狀況?
邸爍認為去中心化交易所往往采用局部競價,如此可能會出現一個商品多個價格,與傳統集合競價帶來的統一價格現象背道而馳,短期內應該不會成為主流。“人類社會還沒有發展到一個商品可以有多個價格的地步,目前大眾仍然希望購買商品時看到統一的明碼標價”。
“如果一件商品有100元和200元兩個定價,那么以較高價格買入的人事后不會去找賣家評理嗎?”
目前看來,去中心化交易所這條路似乎很難跑通,只有少部分有特殊需求的人才會使用,大部分人依然要經由傳統交易所辦理數字資產業務,傳統交易所還能在寶座再坐一會,但他們再繼續胡亂搞也是不長久的,引入有效的監管才能讓用戶放心地使用。
關于區塊鏈未來的發展前景,邸爍給出了積極的預見。“應用必然具有使用價值,其間必然會有多方參與,而有多方參與的場景就不乏區塊鏈的用武之地。而且,在區塊鏈行業的發展過程中,一些小公司很有可能憑借區塊鏈實現彎道超車。”
但是,國內的區塊鏈行業要想實現規模增長,監管確定性的不斷增加無疑是個很重要的先決條件。
“行業發展速度太快,短期內很難有非常明確的法規出現。”邸爍認為,新生事物處于一個不斷完善的動態發展過程,需要先在小范圍內去試用,發現問題后加以改進,然后再進一步擴大試用范圍,之后再找問題再改進。經過若干輪迭代升級之后,相關部門認為比較成熟之后才會正式批準投入使用,屆時區塊鏈才會獲得強勁的加速度用于落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