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寒:Token的本質是價值標的,只用來交易太可惜區塊鏈
通證不應該只作為交換媒介,更應該代表價值標的,這才是它最本質的意義。
6月13日,商鏈創始人邱寒在“火星財經中國行·上海站”線下交流會會上發表了主題為“區塊鏈在新零售領域的應用”的演講。
邱寒介紹了他對區塊鏈的理解,認為能夠深刻反映區塊鏈本質的是這樣一句話:“區塊鏈是一個具備共識機制的分布式網絡賬本,將數字信息加密成價值載體并實現點對點的網絡傳遞。”邱寒表示,這句話的前半段解釋了區塊鏈的“數據交換”特性,后半段交待了區塊鏈的通證和價值交換屬性,非常的概括精煉。
對于區塊鏈的通證,目前分化出有幣區塊鏈和無幣區塊鏈兩條技術路線,如何區別和理解它們?邱寒以銀行承兌匯票舉例描述了二者的差異。因為銀行承兌匯票可以背書轉讓,但是只能整單背書轉讓。如果用區塊鏈改造承兌匯票,可以實現不同銀行之間的跨行識別,簡化結算關系,降低結算成本。但邱寒認為,這些還不是區塊鏈帶來的革命性變化。
如果將銀行的承兌匯票通證化,可以同時背書給多人轉讓,每個人又可以再背書給多人,那么它就具備了貨幣特性,不再單純是票據的概念,而是變成了準貨幣。所以從這里面可以看得出來,其實所謂的有幣區塊鏈和無幣區塊鏈,它的本質區別就在這個地方。邱寒表示,通證不應該只作為交換媒介,更應該代表價值標的,這才是它最本質的意義。只是作為交易Token,遠遠無法滿足現實中各種資產的不同屬性。
在目前零售業中,邱寒發現,盡管電商很發達,但實際中仍然有環節無法觸達。新零售概念的興起一方面就因為現實中很多商業場景無法互聯網化,另一方面是因為傳統電商中心的流量費用也越來越高。基于社群的微商的興起,某種程度上就是對傳統電商巨頭的去中心化。
邱寒表示,這些現實中無法互聯網化或商業技術性壁壘較高的場景,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解決,比如商場中消費者等候時間的利用。餐廳等商鋪可以利用消費者的等候時間,為其它商品導流獲得變現。但之前很難實現這點,因為實現相關商業共識需要花費很高的信任成本、溝通成本和結算成本。利用區塊鏈發行優惠券或通用Token,就可以打破類似場景中的商業壁壘,甚至拓展出更豐富的場景,比如電商和微商的結合、線上和線下的結合,以及過去無法互聯網化的產品通過微商、電商的方式去引流……由此帶來的商業價值將無限大。
以下為邱寒演講全文:
大家好。今天我的分享會從三個方面來展開,第一個是我對區塊鏈的理解;第二個是區塊鏈在零售領域或新零售領域應用的思考和認識;第三是介紹商鏈在“區塊鏈 新零售”領域的嘗試和探索。
關于區塊鏈的描述,目前有各種各樣的說法。我梳理了這樣一句話來概述區塊鏈,深刻理解了這句話,那么對區塊鏈的認知就相對比較全面。這句話的前半句是:“區塊鏈是一個具備共識機制的分布式網絡賬本”。區塊鏈確實是一個賬本。以前中心化賬本是一個人記賬,現在區塊鏈是一群人記賬,怎么才能讓一群人記的賬是一樣的?那就需要共識機制。這段前半句話解決什么問題?解決了數據交換的問題。原來的中心化賬本雖然是一個人記賬,但每家的賬不一樣,數據之間交換時其實非常麻煩。如果用一個賬本來解決的話,就可以完美地解決數據交換的問題,這是區塊鏈一項非常重要的特性。
這句話的下半句是:“它將數字信息加密成價值載體并實現點對點的網絡傳遞”。下半句話包含了兩個特性,一個是通證,另一個是價值交換。我認為在現實的商業世界應用,這是區塊鏈非常重要的三個特征——通證化、數據交換和價值交換。
既然提到通證化,就不得不說Token。之前有人把Token翻譯成代幣,后來大家更習慣通證的翻譯。通證意味著什么?它意味著加密數字資產的權益或憑證。我們也知道目前除了有幣區塊鏈,也還有無幣區塊鏈,比如IBM的超級賬本之類。
有幣區塊鏈和無幣區塊鏈的區別是什么?我用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來說明,可能不是特別準確,但方便大家理解。我們知道銀行承兌匯票在傳統模式下可以背書轉讓,但是缺點是只能整張整張地轉讓。那么,銀行的承兌匯票能不能用商鏈區塊鏈改造呢?當然可以了。如果用區塊鏈來改造這個場景,我們可以讓不同銀行和機構間的識別、見證更加簡單,成本降低。但這不是革命性的變化。
假設銀行的承兌匯票可以通證化,同時可以背書給幾個人,每個人又可以背書給不同的人,有的人可以去貼現,有的人等到期兌付。如果按照這樣的方式分割、背書轉讓,那承兌匯票就不是傳統意義的票據,而是具備了準貨幣的特性。所以有幣區塊鏈、無幣區塊鏈的意義在什么地方,通過這個例子大家應該能夠理解。當然,傳統的紙張是沒辦法分割的。但進入電子和區塊鏈時代,為什么不讓它分割呢?
當然,這容易引起誤解。現在一提到區塊鏈就說發Token,認為Token代表一切,我認為真正貨幣只是一種交易的媒介而已,一般等價物。實際上我們交易的是什么?我們交易的是標的。我們購買一件商品,肯定要的是對方手上的東西。比如外匯買賣中的美元兌換,兌換美元是希望用美元買東西,而不只是為了換美元。現實中的Token只是代表一種媒介進行交換,那它真正的意義是什么?所以,我覺得Token最本質的意義還是要把它變成真正有價值的標的。但一旦作為標的,那么它就不可避免地要有相應的業務屬性和數據,而不只能是一個光禿禿的Token。它的屬性、業務場景通過什么方式體現?放在鏈上還是不放在鏈上?現在的區塊鏈和技術能不能支持這些復雜的用途?現在我們用Token交易覺得很方便,但如果對照實際中的各種資產和權益,你會發現那些單純用于交易的Token遠遠滿足不了現實中各式各樣的資產的屬性。
對于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我認為它只是區塊鏈的技術特點之一。在現實中,不同的商業機構之間本身就是去中心化的。電商、微商和各種實體店鋪,它們同樣是去中心化的。它們的去中心化和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的意義是什么?在我看來,商業應用更重要的其實是去中介化。區塊鏈的去中介化并不是真正把中介去掉,而是區塊鏈網絡自己成為了中介。因為它自身具有的公正權威、不會被人篡改的屬性,所以其他的中介可以簡化和省略,這才是去中介化的本質。也就是說,以前找商業機會可能要去找可以實現中介增值的環節,但隨著未來區塊鏈的成熟,很多的商業機會可能是基于區塊鏈減少中間環節而產生的。這是我的一個思考。
前面分享了一些對區塊鏈技術的思考,下面我再講講我們對零售業的理解和認識。
零售業有這樣一組數據,2017年社會零售總額達到36.6萬億。現在盡管網絡購物已經無處不在,但實際只占社會零售總額的20%左右。所以問題就產生了——剩余80%的社會零售總額怎樣才能跟互聯網結合起來?這不僅僅是個數字,而是整個零售業都探索的問題。馬云之所以提出“新零售”的概念,也是因為看到傳統電商平臺的流量越來越貴,淘寶的流量都已經全部引流到天貓。所以為什么微商這些基于社群的銷售模式能夠興起?
零售業中人、貨、場三大商業要素的重構,區塊鏈在其中能夠起到什么作用?不是說要用區塊鏈創造一個新電商,或者只是由區塊鏈產生其他顛覆性的格局,我認為和物聯網、大數據一樣,區塊鏈在于利用它在數據交換和價值層面的特性,成為鋪設新零售的基礎設施技術。我們都知道要實現新零售,傳統零售業要完成一個非常重要的場景,就是線上線下的融合。但是這些業務的融合存在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壁壘,從商業組織的角度來看,現在的IT系統仍然是信息孤島,每家IT系統的數據都是不交換的,最多做一些簡單的信息交換,交換成本非常高。IT系統要交換、要集成,但系統集成的本質是什么呢?就是數據和價值的交換,區塊鏈具有的數據交換和價值交換的特性,為打通商業壁壘、業務壁壘、技術性壁壘提供非常好的條件,可以大大降低業務融合門檻。
打通后會產生什么樣的商業場景呢?舉個例子,人們都知道附近有家特別好吃的餐館,經常排隊一小時、兩小時。在食客排隊干等的時候,時間能不能變現呢?客戶流量能不能變現?我相信這是很多商業機構都在考慮的問題,但在傳統的場景下變現很難。雖然現在一些App可以發送消息,部分實現這些場景,但實際效果還是不太理想。
我們假設這樣一個場景,當食客到餐館后,店家知道食客要等一兩個小時,可以把他明確地引流到某個合作店鋪,給用戶提供相應的現金券或折扣券,引流到這些店鋪消費,之后合作商家再根據銷售給予返傭。這個場景現在也可以做到,但合作門檻很高。因為不同商業機構的老板需要通過認識、合作,對接材料等程序,之后這樣才能方便結算。
基于區塊鏈可以把門檻降得足夠低,發送一、兩張券就可以進入不同的商家,實現不同的引流。通證可以相互識別和透明結算,如果能夠簡捷就實現互相通用的話,那么就可以靈活創建自己的商業聯盟,這就是基于區塊鏈打通商業壁壘的場景。按照這個場景展開,會有非常多的場景,包括電商和微商的結合、線上和線下的結合,包括一些不能做電商的產品然后變得可以通過微商、電商的方式去引流,很多場景都有可能性。
關于零售中的“場”,我認為社群也是場的一種。通證在社群中能做什么呢?激勵只是一部分,社群的場完全可以是游戲的場,絕對不僅僅簡單是派發用戶通證,而是通過建設生態,讓通證得到升值。和互聯網積分相比,區塊鏈通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開放性、可交易以及對外的連通性。傳統互聯網的積分也可以玩,但都局限在自己的體系里。打通到外部就需要對接系統,但其它系統不一定開放接口。和互聯網不同,區塊鏈的通證可以自由流通,可以很方便地和其它通證體系進行交換,也可以嵌入到其它商品或游戲規則中。所以我覺得未來零售的場不僅僅是無人商店這樣高大上的模式,它本身就包含的社群屬性,可以和區塊鏈天然結合,實現更廣泛的應用。
具體到零售業,有各種優惠券、會員、積分、票務、卡等等憑證,他們都有自己的業務屬性、使用條件和使用場景,基于零售業的各種業務特性,分類歸納各種業務屬性,可以產生相應的業務協議層,基于標準協議,在Token上面附屬各種業務屬性和數據,使之成為消費通證。 所以,一般的零售商業機構沒有必要自己去發個幣,發個單純交易的幣有什么用呢,為什么不發行自己的商業通證,消費通證,應用在自己的實際業務中。
以上是我今天所演講的內容,謝謝大家!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