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問題頻發、技術欠“火候”,零跑汽車將被打回“原形”?快訊
不僅是故障問題,零跑汽車接連發生自燃事件也著實有些令人吃驚。
自去年以來,零跑汽車因銷量破局,反超小鵬汽車“殺”入造車新勢力銷量排名前三,也因此贏得了不少車友的關注。然而,銷量上漲的背后,卻隱藏著不小的危機,零跑汽車的實際情況并不容樂觀。
首先,在車市價格戰愈打愈烈的情況下,零跑汽車以“以價換量”的策略,吃盡市場紅利,銷量得到持續上漲。當蔚小理還在“拼殺”20萬元以上市場的情況下,零跑汽車以10-20萬元的價格進入低端市場,迅速搶占了一部分市場份額。
但隨著小鵬汽車推出的低價系列MONA,蔚來汽車推出的全新品牌樂道等進入市場,零跑汽車長期以來的性價比優勢已逐漸弱化。而性價比優勢的弱化,勢必會對其銷量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
其次,雖然自成立以來,零跑汽車一直對外宣稱是一家汽車中的軟硬件均全部自主研發的“全域自研”企業,但其相對較低的研發投入不得不令人質疑。數據顯示,2019-2023年,五年間零跑汽車累計研發支出僅47億元。而蔚來、理想僅2023年一年研發投入就分別高達134.3億元、105.9億元,而小鵬汽車同年研發投入也超過了52億元。顯然,零跑汽車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與蔚小理相差懸殊。
而研發技術上的“欠火候”會逐漸通過產品質量反饋出來。不得不承認,隨著零跑汽車市場保有量的增加,其產品質量問題也快速增加。據了解,黑貓投訴平臺上有關零跑汽車的投訴量已超2400起。而在車質網投訴平臺,上市不久的零跑C10就出現了20多起的質量問題投訴。而這些質量問題投訴主要集中在,發動機/電機故障、變速器故障、減震異響、剎車失靈等方面。
不僅是故障問題,零跑汽車接連發生自燃事件也著實有些令人吃驚。7月16日,廣州市海珠區南洲北路一輛電動汽車發生自燃。現場畫面顯示,該輛自燃的電動汽車為零跑C11。車主梁先生表示,他在駕駛途中,車輛前車蓋突然發生炸響,隨后車身被濃煙包圍。不過,事故原因仍在等待進一步調查中。
需要指出的是,這是零跑C11今年第三起起火事件。此前4月份,零跑C11在廣東肇慶端州也發生了一起起火事件,起火車輛當時屬于靜止停靠在路邊的狀態。今年1月份,也有一輛零跑C11發生了熱失控事故,車輛后方輪胎和底盤處最先往外冒出明火,而后整車被大火包圍。
不得不說,隨著質量問題的大規模出現,零跑汽車失去的不僅僅是消費者的信心,隨之而來的也將是銷量的下滑。
此外,零跑汽車高管團隊上的動蕩不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近日,零跑汽車原首席營銷官張韋力社交平臺宣布辭職一事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這也是繼今年1月份零跑汽車原總裁吳保軍因“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約”而離職后,又一位高管離職。其實,在去年12月份零跑還有一位高管離職,他便是曾林堂,其曾任雷克薩斯中國區總經理,在加入零跑汽車擔任董事長助理7個月后宣布離開。
在一系列問題的影響下,零跑汽車股價也持續下滑。目前零跑汽車股價徘徊在24港元/股上下,與去年最高位46.5港元/股相比幾乎腰斬。
雖然零跑汽車今年以來銷量呈增長趨勢,但今年上半年零跑汽車僅完成年銷量目標的28.9%-34.68%,進度條不足四成。要知道,零跑汽車今年的銷量目標為25-30萬輛,而其今年上半年累計銷量僅8.6萬輛。如此看來,今年完成25萬輛這一最低銷量目標的可能性都非常渺茫,更別說30萬輛的銷量目標了。
另外,對于前段時間內很多車企“一把手”追隨雷軍的步伐,親自走到臺前進行直播的現象,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表示:“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需要做選擇:是把精力用在宣傳上多一點,還是用在打磨產品上多一點。我個人的側重還是在于做好產品。”但要知道,剛剛過去的6月份,零跑C16上市前朱江明與知名媒體人針對零跑C16進行了長達4個小時的直播。這種“被迫”走上臺前的行為,在業內看來也是零跑汽車面臨較大市場壓力的表現。
寫在最后
要知道,零跑汽車自2015年就已經成立,首款車零跑S01銷量極其慘淡,不過隨著后續車型的推出,零跑汽車也逐漸站穩腳跟。但是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市場進一步內卷,主打性價比優勢的零跑汽車在當前的市場也遭遇了巨大的壓力。而隨著內部人事問題及產品質量問題的逐漸暴露,剛有所好轉的零跑汽車是否會被打回“原形”,依然有待考察。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