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收千萬罰單,“零售之王”褪去光環快訊
剛開完股東大會的銀行“零售之王”,又領了一張千萬罰單。
文/瑞財經 徐酒眠
剛開完股東大會的銀行“零售之王”,又領了一張千萬罰單。
6月28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招行系”合計被罰款1200萬元。
其中,招商銀行被罰350萬元,子公司招銀理財被罰850萬元。而違法違規事實均為理財業務存在未能有效穿透識別底層資產、信息披露不規范。
這不是招商銀行首次在理財業務方面收到巨額罰單。據不完全統計,最近三年度其相關罰款總金額已接近兩億元。
大額罰單隱現內控問題的另一邊,招商銀行業績持續承壓。
2023年,招商銀行營收同比減少1.6%,而上一次營收負增長還是在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機沖擊之后。寒意持續蔓延進2024年,其今年一季度減收又減利,營收同比下降4.7%,凈利潤同比下降2%。
“今年的營收增長和利潤增長,核心指標繼續表現出雙重承壓的態勢。”6月25日的2023年度股東大會上,招商銀行行長王良坦言,“從二季度再看對今年整體的判斷,形勢不容樂觀。”
“從打造‘零售銀行’到‘輕型銀行’再到‘價值銀行’,目標更清晰”,王良在股東大會上對投資者表示,價值銀行就是為客戶、為員工、為股東、為合作伙伴、為社會持續創造價值。
自2019年將分紅率提升至33%后,招商銀行連續四年保持分紅33%以上,此番又進一步將分紅比例提升至35%。
盡管董事長繆建民表示,“分紅率既然提高了就沒打算再下來。”但賺錢進入困難模式,招商銀行高分紅的可持續性受考驗。
01、凈息差持續收窄
營收、利潤進入負增長背后,是招商銀行凈息差持續承壓收窄。
2024年一季度,招商銀行實現營業收入864億元,同比下降4.65%;實現凈利潤381億元,同比下降1.96%。
其中,實現凈利息收入520.00億元,同比下降6.15%,在營業收入中占比為60.17%。同期,凈利差為1.90%,凈利息收益率2.02%,同比分別下降28個基點、27個基點,環比分別下降3個基點、2個基點。
時間線拉長,2021年至2023年,招商銀行的凈息差分別為2.39%、2.28%、2.15%。
凈息差持續走低,王良表示仍未觸底,“對招行而言,凈息差后續還會下行,但會逐步放緩、企穩。只要保持良好的資產質量和較高的撥備覆蓋率,盈利水平也會相對處于底部并逐漸企穩。”
這是較為樂觀的預期。事實上,王良也向投資者表達了擔憂,“監管部門剛剛公布了一季度銀行業的凈息差水平,已經降到了1.54%。如果再往下下行的話,銀行資產業務的盈利能力就會大受影響,甚至可能信貸業務也變成不賺錢的業務。承擔風險還不賺錢,可能對銀行就變成了很大的挑戰。”
吸收存款再投放出去,收益減去資金成本,就形成了銀行的利息凈收入。即所謂的凈利息收入,本質便是吃存、貸款的利差。
凈息差下滑,一般而言主要因為凈利息收入增速弱于生息資產規模增速。當前,招商銀行的凈利息收入持續承壓,而生息資產規模卻快速擴張。截至今年一季度,其生息資產規模約為10.36萬億,同比增長5.71%。
為了優化生息資產和計息負債的結構,此前有消息顯示,招商銀行APP下架了大額存單(20萬元起步)一欄中的三年期、五年期業務。
今年一季度末,招商銀行的貸款和墊款總額較上年末增長4.72%,客戶存款總額較上年末增長3.49%。存貸比有所優化,但顯然尚未在凈息差起到明顯正向作用。
02、大財富管理下滑
與其他國有大行相比,招商銀行的非息凈收入占比相對更高。非利息凈收入毛利好,消耗資本少,也一直是招商銀行的優勢。
不過,緊隨其非利息收入逐年下滑且跌幅呈擴大之勢,曾被寄予第二增長點厚望大的財富管理業務熄火,招商銀行頭頂的“零售之王”皇冠光芒隨之暗淡。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招商銀行實現非利息凈收入344.17億元,同比下降2.30%,在營業收入中占比為39.83%。
王良指出,非利息凈收入下降,主要因為代理保險和基金等手續費收入大幅下降。
今年一季度,招商銀行財富管理手續費及傭金收入61.41億元,同比下降32.59%。
其中,受銀保渠道降費影響,代理保險收入25.24億元,同比降幅高達50.28%;受基金降費和權益類基金保有規模及銷量下降影響,代理基金收入10.26億元,同比下降32.68%。
2014年,招商銀行提出了“一體兩翼”戰略,明確依托零售業務基礎向“輕型銀行”轉型。“一體”即指零售銀行,“兩翼”則是公司金融和同業金融。
2020年,其進一步提出打造“財富管理-資產管理-投資銀行”的“大財富管理價值循環鏈”。
大財富管理戰略作為其“輕型銀行”的最理想模式,似乎僅短暫帶來輝煌。
2021年,包括富管理、資產管理和托管業務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在內,招商銀行的大財富管理收入總規模達521.3億元,同比大漲33.91%,在營業收入中的占比接近16%。當年,招商銀行非息收入分別為1273.34億元。
2022年,招商銀行自轉型以來首次出現非利息收入下滑,全年非利息凈收入1265.48億元,同比下降0.62%。2023年,這一板塊營收同比降幅進一步擴大到1.65%,全年非利息凈收入降至1244.54億元。
2023年,招商銀行非利息凈收入中,凈手續費及傭金收入841.08億元,同比下降10.78%。其中,大財富管理收入452.68億元,同比下降7.90%。
03、頻吃監管罰單
業績承壓,招商銀行的收到的罰單與投訴也在走高。
有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涉及招商銀行及其分支機構的罰單有7張,罰沒金額合計291.18萬元。
其中,1月份,招商銀行上海中山支行被國家外匯管理局上海市分局處罰款65萬元,沒收違法所得62.18萬元,罰沒款合計127.18萬元。主要違法違規事實為“違規辦理FDI項下股權外轉中業務”。
而4月,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網站發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招商銀行臺州分行被罰款155萬元,三名客戶經理被警告(臺金罰決字〔2024〕7號);招商銀行莆田分行合計被處以195萬元罰款,兩名相關責任人被警告(莆金監罰決字〔2024〕3號)。
百萬罰單不斷,招商銀行執行董事、副行長、首席風險官朱江濤的高薪受到關注,他在2023年領薪282.1萬元。在招商系一眾領薪的董監高中,僅次于執行董事、行長、首席執行官王良(345.32萬元)、副行長王云桂(286.89萬元)。
據不完全統計,招商銀行在過去的2023年,因多項違規累計被罰超過4500萬元。2022年,招行因反洗錢、信貸違規等被罰超6000萬元,2021年招行至少領到14張罰單,合計罰款金額近8000萬元,三年罰款總金額便已接近兩億元。
罰單之外,招商銀行信用卡業務規模攀升也帶來投訴量走高。
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的《關于2022年第四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顯示,2022年第四季度,股份制商業銀行理財類業務投訴中,招商銀行有336件,占招商銀行投訴總量的14.7%,排在第一。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