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銀行承銷債券1800多億元“踩雷”15只快訊
作為“城商行一哥”,北京銀行上半年營收355億,同比增長6%,凈利潤微增2%至146億。從營收貢獻度來看,非利息凈收入得益于投資收益大增近30%等,占比上升。
圖源:北京銀行2024年中報
消費日報網(記者 盧岳)隨著上市銀行中報季落幕,各銀行業績“出爐”。
作為“城商行一哥”,北京銀行上半年營收355億,同比增長6%,凈利潤微增2%至146億。從營收貢獻度來看,非利息凈收入得益于投資收益大增近30%等,占比上升。
北京銀行在財報中提到,全行債券承銷規模1800多億,增幅46%,在銀行間市場排名前十的主承銷商中增速第一。但規??焖僭鲩L之際,記者注意到,北京銀行曾“踩雷”15只違約債券,累計違約金額共140多億。
多次“踩雷”,反映出北京銀行的風控有待完善。此外,近期北京銀行原行長被傳“失聯”,而就在半年前,同樣曾被傳“失聯”的首任董事長下落揭曉,其已被“嚴肅查處”。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銀行近年消費投訴飆升,該行2023年辦理客戶投訴3.5萬多件,接近2022年受理消費投訴的3倍。另據黑貓投訴,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莫名授信是投訴“重災區”。
債券承銷大增 曾“踩雷”多只違約債券
作為“城商行一哥”,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北京銀行資產總額3.95萬億元,較年初增長5.25%,穩坐頭把交椅。除了規模擴張,北京銀行實現營收、凈利雙增。2024年上半年,北京銀行營業收入355.44億元,同比增長6.37%;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5.79億元,同比增長2.39%。
圖源:北京銀行2024年中報
雖然凈利潤有所增長,但盈利能力方面,北京銀行凈利差1.48%,同比下降0.06 個百分點;凈息差1.47%,下降0.07個百分點;成本收入比25.63%,上升0.74個百分點。
今年8月,聯合資信發布的北京銀行2024年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信用評級報告表示,近年來,受資產端收益水平下滑影響,北京銀行凈利差有所收窄,利息凈收入和營業收入面臨一定壓力,整體盈利能力承壓。
此外,從營收貢獻度來看,北京銀行最大收入來源利息凈收入255.36億元,同比增長3.84%,在營業收入中占比71.84%,同比下降1.75個百分點;非利息凈收入則增長13.43%至100.08億元,占比上升1.75個百分點至28.16%。
對于非息凈收入增長,據北京銀行所述,主要原因一是靈活調節債券、基金、資產管理產品等業務結構,主動開展市場交易等,帶動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損益增長;二是在市場利率下行背景下,加大票據業務營銷力度,加快資產流轉,帶動買賣價差收入增長。
據披露,報告期內北京銀行投資收益69.71億元,同比增長29.72%;票據業務交易量同比增長64.94%,票據買賣價差增幅達133.53%。
財報中提到,北京銀行全行債券承銷規模1853.83億元,同比增加46.36%,在銀行間市場排名前十的主承銷商中增速第一,科創票據規模200.84億元,同比增長81.81%,債券承銷規模、科創票據規模均位居城商行第一、全市場前列。
另據披露,2023年北京銀行債券承銷規模2354.99億元,同比增長88.44%,增量1105.25億元位居全市場第一。由此可見,北京銀行2024年上半年的債券承銷規模已接近上年全年的80%。
債券承銷規??焖僭鲩L的同時,北京銀行的違約債券“踩雷”史不容忽視。Wind數據顯示:截止到2024年9月24日,北京銀行聯合主承銷的債券共有15只發生違約,涉及康得新、北大方正、信威通信、泛??毓傻取@塾嬤`約金額總共142.12億元,違約原因多為無法兌付,此外還涉及破產重組、技術性違約。
圖源:Wind金融終端
記者注意到,作為康得新復合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債務融資工具的主承銷商,北京銀行由于在債務融資工具注冊發行和后續管理期間,違反銀行間市場相關自律管理規則,曾被交易商協會予以警告,并被暫停債務融資工具主承銷相關業務6個月。
9月14日,就“18康得新SCP001”、“18康得新SCP002”違約后續進展,北京銀行發布公告稱,主承銷商督促發行人做好信息披露工作、盡快落實歷次持有人會議通過的決議、按照募集說明書等交易文件約定履行義務,暫無實質進展。后續將持續督導發行人穩妥擬定破產方案,保障投資者合法權益。
前高管再被傳“失聯” 消費投訴飆升
北京銀行成立于1996年,在原北京市90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基礎上組建而成,2007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為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之一。
而在北京銀行的關鍵歷史節點扮演重要角色的原董事長卻以“落馬”收場。公開資料顯示,1996年,時任工商銀行北京分行總稽核的閆冰竹參與組建北京銀行的前身——北京城市合作銀行,并出任該行首任行長。2002年,閆冰竹晉升為北京銀行首任董事長,直至2017年2月到齡退休。
在閆冰竹時期,北京銀行完成了從信用社向商業銀行轉型、化解歷史遺留不良資產、引入外資、發行上市等一系列戰略突破。卸任多年后,閆冰竹再次回歸公眾視線卻并不光彩。今年3月,北京市政府官網刊發紀委工作報告,其中在回顧2023年工作時提及,嚴肅查處徐和誼、閆冰竹、鄭志勇、趙長山等市管正局級領導干部嚴重違紀違法案件。
而早在官方蓋章閆冰竹被查前半年,2023年8月,市場就已傳出其失聯的消息。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北京銀行又一前高管被傳“失聯”。據財新報道,北京銀行原行長嚴曉燕“失聯”。報道稱,數位業內知情人士透露,嚴曉燕已被帶走一段時間。據了解,嚴曉燕早期供職于工商銀行,1996年1月赴任北京銀行副行長,2002年1月起升任行長,直至2013年8月辭任,閆嚴二人可謂“老搭檔”。
原“掌舵人”被查處后,舊部被帶走傳聞再起。就嚴曉燕被帶走一事是否屬實,以及與閆冰竹案是否有關等,記者致電北京銀行并發去采訪提綱,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銀行的資產質量面臨一定下行壓力。
從最新財報來看,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北京銀行不良貸款率1.31%,較年初下降0.01個百分點。但同期末,正常、關注、次級、可疑貸款遷徙率(本行口徑)全線走高,分別由1.07%、23.98%、55.69%、66.23%,上升至1.69%、37.22%、77.48%、93.54%。
圖源:北京銀行2024年中報
此外,北京銀行消費投訴量大幅增加。財報顯示,2022年,北京銀行共受理消費投訴12,068件,其中,信用卡類投訴占比76.93%。2023年,北京銀行辦理客戶投訴3.57萬件,接近前一年的3倍,其中,個人貸款和信用卡業務投訴分別占比35.77%和32.25%。
不僅如此,在黑貓投訴平臺檢索,截止到目前,共有12000多條投訴中包含搜索詞北京銀行。而包括資產規模與北京銀行相近的江蘇銀行、上海銀行在內的其它A股城商行同業,數量最多的一家也僅4400多條。
具體到商家北京銀行,投訴量累計378條,已回復和已完成均為61條,占比約16%。處理效率并不高。據梳理,消費者投訴主要集中于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莫名授信。諸如“本人未在北京銀行辦理任何業務,但個人征信記錄里面有北京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授信”等。另外,投訴還涉及提前還款收取違約金、存款變成基金等。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