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坑里了,蘿卜快跑安全神話破滅,自動駕駛路線之爭再起汽車
李彥宏通過蘿卜快跑將無人駕駛技術引入商用市場,與網約車和出租車競爭。如今看來,李彥宏的蘿卜快跑似乎還沒準備好!
樵夫 作品
人 車 江湖
一起見證中國汽車產業崛起
重慶一輛蘿卜快跑無人出租掉坑里了!
李彥宏通過蘿卜快跑將無人駕駛技術引入商用市場,與網約車和出租車競爭。如今看來,李彥宏的蘿卜快跑似乎還沒準備好!
01 事故現場,安全神話下的現實裂痕
事故發生在重慶永川區內環東路附近,正值晚高峰時段。根據多個目擊者描述和視頻證據,這輛蘿卜快跑無人車當時正載著一名女乘客正常行駛,卻徑直墜入市政雨污管道施工區域。
“市政施工,門口路面挖了一道溝,深度大約3米,好像是埋設管道。”現場附近一位商店老板向記者證實,“路面施工設有圍擋和警示牌,旁邊它是圍起來的。”
但對于車輛為何沒能識別障礙,無人駕駛系統為何失效,現場說法不一。
當車輛墜坑后,被困女乘客估計處于“很蒙”的狀態。好在附近門市人員迅速架設梯子,協助其從車窗安全脫身。望城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證實,乘客身體無大礙,事故未造成其他傷亡。
02 蘿卜快跑準備好了嗎
蘿卜快跑一直以安全記錄作為核心賣點。其官網宣稱“安全是第一準則”,累計安全行駛里程超過1.7億公里,出險率僅為人類司機的1/14。此次事故讓這些光鮮數據首次遭遇重大質疑。
根據公開資料,蘿卜快跑采用了多重安全冗余設計和MRC安全策略,理論上可通過5G云代駕系統實現遠程實時控制。云代駕安全員在5G云代駕艙能觀察汽車周圍360°狀況,并在必要時遠程操控車輛。
但事故發生時,這些安全機制似乎集體失效。有觀點認為,自動駕駛技術仍需突破“長尾場景”挑戰,例如施工路段等復雜環境下的決策能力。
諷刺的是,事故車輛車身上仍清晰印著“蘿卜快跑 更安全”的宣傳標語,與事故現場形成刺眼對比。
03 無人駕駛的應用場景是無人出租
無人駕駛的應用場景應該是私家車領域,不應該介入網約車和出租車這個就業蓄水池。
資本應該被控制,不應該用技術對底層進行降維打擊,與民爭利。
從蘿卜快跑的此次事故可以看出,無人出租在技術上還有待改進。
記住,無人出租面向的是不特定的公眾,其安全性應該比私家車要求更高。
至于蘿卜快跑的安全性是否比私家車領域比如華為的ADS安全性更高,尚無法獲知。
但蘿卜快跑已經在悄悄布局,重慶、廣州、武漢以及上海等城市,具有蘿卜快跑的身影。
資本熱捧的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模式正與傳統出行行業產生碰撞。行業內普遍預測,到2030年傳統網約車司機崗位可能減少30%-50%。
資本不是天然的惡,技術沒有對錯。但必須受到監管。
也許在老齡化的時代,才是無人出租承擔社會責任和實現利潤的時代。
但無論何時,安全始終是第一位。
技術與資本的車輪滾滾向前,但重慶深坑旁那個攀著梯子爬出的驚恐身影,提醒著所有從業者:當機器決策失誤時,承擔后果的終究是血肉之軀。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