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2起事故,賽力斯十月兩重天:業績暴漲518%,智駕卻頻“掉鏈子”快訊
金秋十月,本該是賽力斯和問界汽車收獲的季節,卻因連續兩起事故蒙上陰影。
金秋十月,本該是賽力斯和問界汽車收獲的季節,卻因連續兩起事故蒙上陰影。10月7日和9日,問界M5、M9先后發生事故,引發公眾對其智能駕駛技術的質疑。與此同時,賽力斯發布的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卻展現了亮眼的增長態勢。
“11只羊”揭智駕盲區,問界新M5事故考問人機協作
10月7日,一輛問界新M5在云南賓鶴高速公路行駛時,撞死了誤入超車道的11只羊,隨后又撞上護欄。
據澎湃新聞報道,事發時車主呂先生開啟了智能駕駛功能。他表示,車輛行駛至彎道時并未減速,直接撞向羊群和護欄,之后又繼續行駛了100多米,最終靠他踩剎車才停下。
這起事故暴露了問界智駕系統在識別低矮障礙物方面的不足。根據問界新M5官方介紹,該車配備了1個激光雷達、3個毫米波雷達、11個高清攝像頭和12個超聲波雷達,理論上應該具備全方位的感知能力。然而在實際情況中,系統似乎未能及時識別和應對羊群這一異常狀況。
對此,經銷商昆明恒為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表示,車輛確實檢測到了障礙物,將車速從106碼降至98碼,但自動緊急制動(AEB)系統對前方較矮障礙物存在局限性。該公司工作人員解釋稱,前方存在較矮的物體或處于彎道中時,雷達可能難以準確探測。
AITO用戶關懷中心也承認,在某些情況下系統可能會出現漏檢、誤檢或未及時檢測障礙物的情況,導致未能及時警告或制動。這些情況包括天氣條件不佳、前方有大型車輛遮擋、障礙物與環境對比度不高等。
這一事故引發了消費者對智駕系統局限性的討論。盡管車企在宣傳中強調智能駕駛的便利性,但實際使用中仍存在諸多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事故發生后,經銷商提出了延長質保期至8年16萬公里的補償方案,但遭到車主拒絕。車主呂先生要求全額退款或更換新車,并賠償相關損失,認為車輛的智能駕駛系統存在嚴重安全隱患。這反映出消費者對智能駕駛技術的高期待與現實之間的落差。
問界M9車禍:智能駕駛退出,安全疑云未散
僅僅兩天后,10月9日,一輛問界M9在武漢與對向車道的大貨車發生對撞,造成1死2傷。這起事故再次引發了公眾對問界智能駕駛技術的質疑。
據紅星新聞報道,事故涉及車輛的車主是湖北省江西商會副會長羅某某。事發后,網上流傳的商會群聊截圖顯示,羅某某在醫院清醒后特意提醒其他車主謹慎使用問界M9的自動駕駛功能。這一細節引發了外界對事故原因的猜測,許多人認為可能與智能駕駛系統有關。
10月14日,賽力斯汽車發布聲明稱,經數據分析,事故發生前車輛已退出智駕模式,車輛的制動、轉向及加速功能均正常。這一表述試圖澄清智能駕駛系統與事故之間的關聯,但同時也引發了新的疑問:如果智駕系統已退出,為什么還會發生如此嚴重的碰撞事故?
賽力斯在聲明中表示,公司正積極配合當地交警部門開展事故調查,并將為車主及其家屬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
第一財經的報道指出,盡管部分車企的產品已具備點到點自動駕駛能力,但相關智能駕駛系統仍屬L2級駕駛輔助系統,駕駛和責任的主體仍是人類駕駛員。某自動駕駛公司管理層表示,車企在宣傳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時,往往過分強調其功能,導致部分用戶對系統盲目信任。他們建議,車企在交付產品時應充分提示場景限制和使用風險。
這兩起事故暴露了當前智能駕駛技術的局限性,也凸顯了新能源汽車行業在快速發展中面臨的挑戰。一方面,車企需要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完善智能駕駛系統;另一方面,也需要更加謹慎地向消費者傳達產品功能,避免造成誤解和過高期待。
業績激增背后的隱憂:單一品牌依賴與安全事故頻發
在連續兩起事故引發關注之際,賽力斯于10月10日晚間發布的2024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卻展現了亮眼的增長態勢。公司預計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30億元到1100億元,同比增長518%到559%;歸母凈利潤35億元到41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這一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問界品牌的強勁表現。問界新M7自去年9月發布以來,銷量持續攀升,截至今年10月已累計交付超過20萬輛;問界M9更是連續6個月位列50萬元以上豪華車型銷量第一。
在亮眼業績背后,賽力斯也面臨著一些隱憂。首先,公司的業績幾乎完全依賴問界品牌,這種高度依賴可能會帶來風險;其次,近期的安全事故可能會影響消費者對問界品牌的信心,進而影響未來銷量。
此外,賽力斯還在積極擴張產能。公司于10月11日公告稱,擬以81.64億元收購龍盛新能源100%股權,獲得超級工廠的所有權。這筆交易有利于保障生產穩定性,但也將增加公司的折舊攤銷成本,如果未來訂單不及預期,可能會對公司業績產生負面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賽力斯在9月21日宣布以115億元購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持有的深圳引望智能技術有限公司10%的股份,這被視為公司與華為合作關系的進一步深化。然而,近期的安全事故也引發了人們對這種合作模式的思考:在智能駕駛技術尚未完全成熟的情況下,如何平衡創新與安全?
新京報貝殼財經分析認為,賽力斯雖然通過問界品牌實現了業績的快速增長,但在智能駕駛技術方面仍存在隱憂。如何在保持增長的同時,不斷提升產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將是賽力斯未來面臨的重大挑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