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學邏輯解讀Fcoin平臺分紅模式區塊鏈
交易所最核心的問題,不僅在于低價,安全性、幣種數量、質量,用戶體驗、使用感覺,才是發展的基礎設施,也是發展的必備條件。
1.交易挖礦要當老大了
其實前幾天也寫過近期爆紅的FT,當時也只是把它的分紅方式定義為比較討巧的運營模式,其根本目的在于推廣。
這幾天發現“交易挖礦”的概念越寫越火,即便幣圈對Fcion的看法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它資金盤,有人認為它良心平臺。
甚至有人認為其有望三分天下,帶領中小交易平臺,沖進金字塔頭部,直搗OKex,殺入火幣,搶占幣安頭把交椅。
而且,自從Fcoin火了之后,一些譬如OCX、BTEX等交易所也陸續宣布開展交易挖礦計劃,而且相應的平臺幣價格也隨之上漲近十倍。
更有甚者,原本計劃近期上線的交易所,為了趕上這波熱潮,特意修改代碼推遲上線。
原本打算冷眼旁觀,隨著這波熱潮過去就算了的,沒想到!
今天,就連平日里高冷的、專注于自身平臺發展的趙長鵬,也沒坐住,直接發微博,專門就“Fcoin分紅“模式進行點評,首句就是有些人數學可能不太好,哈哈,你怎么知道我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
不過您幣安大佬,也不該關心韭菜們的數學成績不是?是不是近期用戶流失地有點讓人著急?
既然幣安大佬趙長鵬都發話了,我等小韭菜當然不能坐視不管,任由其自由生長,特意撿起小學數學課本,按照趙老師的指示,惡補了一下當年未及格的算術題。
搞笑地是,就在幣安抨擊了Fcion后,下午4點張健回應如下:
你說一個氣急敗壞,痛斥資金盤,另一個卻云淡風輕,表示欣賞,中華文化,化指柔啊~
本文前提:
從始至終,它只是在手續費這個上面玩了花樣,我們必須清楚的是不論是這個交易所,還是另外一個交易所,手續費都是會有的。
這里的本質問題,在于這一部分的手續費,你是愿意打折、免費、還是以平臺幣的形式返還。
下面,小編會將幣安與Fcion進行對比,關于Fcion的交易即挖礦機制,小編盡量在解讀,畢竟小學數學沒學好,如有失誤,歡迎指正。
2.平臺手續費
交易所都是采取雙向收費。
在Fcion中,Taker交易的手續費率0.2%(6月11日下午四點發布公告降低交易手續費,Taker交易的手續費率改為0.1% ),Maker交易的手續費率0.1%。
在幣安中,也是公開的0.1%,持有BNB的,手續費打五折,也就是0.05%(萬五)。
假設一共交易10000ETH,在Fcion中,手續費為:0.1%*10000ETH=10ETH
在幣安中,手續費為0.05%*10000ETH=5ETH
好的,第一輪平臺手續費比拼中,幣安獲勝!
哎,等等,在幣安中,有條件,他們需要持有BNB,才能打五折。(雖然趙長鵬說的是,持有BNB就能打五折,而實際上,官方公告是指,用BNB繳納手續費,打五折)
之前幣安的官網中明確提出,在需支付交易手續費時,如持有足額BNB幣,系統會對所需支付的手續費進行打折優惠(具體折扣率見下表)。
譬如說,交易者要做出交易時,選擇將原本要繳納的手續費以市價買入BNB來抵扣,就可以獲得50%的折扣。事實上,稍微理性的交易者都會選擇用BNB來抵扣。
并按當時市值折算出等值BNB幣數量,使用BNB幣完成手續費的支付,目前的折扣比例是50%。
撰稿時,BNB=0.03ETH,用BNB繳納萬5手續費的情況:
這10ETH的手續費,的手續費相當于:10/0.03BNB=333BNB
然后手續費打五折:333BNB*0.5=166.5BNB
這意味著需要交166.5BNB,也就是4.995ETH。
也就是說,大概需要支付4.995ETH的手續費。
這樣看來,目前單獨看手續費一項,幣安是占優勢的,大概少交了幣安的5ETH。
3.分紅模式
目前在Fcoin中,手續費收入的80%返還社區,假設手續費收入10ETH,返還為:
社區的為:10ETH*80%=8ETH;
團隊收入:10ETH*20%=2ETH
在幣安中,目前并沒有分紅。
好的,關于第二輪手續費收入分紅問題,Fcoin以絕對優勢勝出!!!
不過,這里還要牽扯到最重要的一環,交易挖礦。
Fcoin是按照手續費收入等值解鎖平臺幣,然后全部返還。
總量為100億的平臺代幣,其中51%(社區獎勵部分)通過“交易即挖礦”的方式逐步回饋社區,49%(預先發行部分)留給機構。
什么意思?也就是說,產生了多少手續費收入,就從凍結的社區獎勵部分中,解凍等值的平臺幣返還給交易者。
可以簡單的舉個例子來解釋:
假設前一天的交易手續費總收入為10ETH。也就是同期全部折算成FT返還,這個返還的FT就從51%比例的社區回饋部分解凍,通過交易手續費返還的形式獎勵給用戶。
關于交易挖礦,許多人都不知道怎么算的。這里有一個簡單的算法,假設把所有玩家看成一個人擁有10ETH,而Fcion自己也擁有10ETH的平臺幣。
你們一共擁有20ETH。
這一天,你需要交10ETH的手續費,Fcion說用另一種方式算手續費,80%手續費收入進行返還。
不懂?
假設你將10ETH給Fcion,它自己收取2ETH,這樣他就有12ETH了,而他再按照剩下的8ETH的51%分配給你,也就是你會得到4.08ETH;
這樣你總共付出的就是:10ETH-4.08ETH=5.92ETH
而他擁有的就是:10ETH 3.92ETH 2ETH=15.92ETH
總結來看:
(1)你給了幣安10ETH手續費,幣安讓你買BNB進行優惠打折,最終你購買了166.5BNB交手續費,折合就4.995ETH手續費,至此,這個環節完畢。
(2)你給了Fcion10ETH手續費,Fcion進行交易挖礦進行返還,最終你獲得了大概4.08ETH的平臺幣;也就是說,你支付了5.92ETH的手續費,并獲得了4.08ETH的平臺幣。
4.推廣激勵機制
幣安:40%的手續費返還給介紹人,目前的大多數交易者對邀請人的激勵手段為,將被邀請人的交易手續費部分(一般是20%~50%)返還給邀請人。
以此計算,如果用戶同時注冊兩個號,B賬號注冊時填入A賬號的邀請碼,然后使用A賬號進行交易,那么A賬號交易的手續費40%返還到B賬號,兩個賬號總獎勵為交易手續費的40%。
假設交易手續費為10ETH,在幣安實際支付4.995ETH,然后返還ETH:4.995ETH*40%=1.998ETH
FCoin:FCoin的邀請機制和挖礦機制是“捆綁銷售”。而FCoin采取的方法是,按被邀請人交易量挖礦產生(也就是手續費)的50%(6月7日開始更改為20%)的FT額外分給邀請人。
依此計算,如果用戶同時注冊兩個賬號,B賬號注冊時填入A賬號的邀請碼,然后使用A賬號進行交易,那么A賬號交易的手續費100%通過FT返還到A賬號,同時B賬號可以獲得A賬號手續費20%的FT獎勵,兩個賬號總獎勵為交易手續費的120%。
假設交易手續費為10ETH,在Fcion支付了你支付了5.92ETH的手續費,并獲得了4.08ETH的平臺幣,那么返還的,也就是返還了6.08ETH的平臺幣。
假設A、B賬戶為同一人,至此,你在幣安一共交納的手續費為2.997ETH,平臺幣為0。
你在Fcion支付的手續費為3.92ETH,并獲得6.08ETH的FT。
最終關于手續費,Fcion明顯更為優惠,以上三局,Fcion勝出。
5.刷交易量
Fcoin:用戶因為利益驅使,主動刷單
目前Fcion屬于初期,刷單很常見,但是FCoin跟其他交易所稍有不同,它的刷單是用戶主動刷的,因為FCoin通過交易挖礦來釋放代幣,交易越多,獲得的FT也越多,這種模式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用戶自己來刷單。
據稱,在一個叫做「FCoin API 支持」的電報群中,很多人都在討論量化刷單策略,甚至還有人出售針對FCoin的刷單軟件,聲稱通過該軟件10分鐘就可以反復刷出大100萬的交易量,并通過FT獎勵可以獲取每日20%的收益率。
FCoin官網顯示其6月17日總手續費為66014個ETH,手續費為千分之一,可倒推出當日總交易量超2000億人民幣,超出非小號所統計的所有交易所24小時內交易量總和。
由于收益率的原因,Fcoin團隊的刷量由傳統的交易所自己轉移到投資者和一些量化機構,吸引了很多量化交易者。
幣安:現在刷沒刷我不知道,以前肯定刷過。
之前,一位名叫Sylvian的國外作者在Medium(一個論壇,類似于知乎)上發布一篇文章,稱:目前全球交易量第一的OKEx交易所存在交易量造假的行為,93% 的交易額為虛假交易。
除了OKEx之外,文章還通過數據分析指出火幣、幣安等都存在成交量造假行為,假交易額的數量占比 70-90%。當時交易量最大OKEx網站世界訪問量排名卻不高,不是刷單是什么?
事實上,在商業社會中“刷單”普遍存在,網購平臺上也存在大量刷單行為,數字貨幣交易平臺刷單行為整體上并未對用戶造成直接危害。
那么為什么幣安的刷單被人接受,而Fcoin的刷單,被人詬病呢?
主要原因是因為幣安是屬于傳統交易所刷單,而Fcion將刷量轉移到專門的群體,用利益去吸引他們,不過這些也無可厚非,也就好比網購平臺請專門的刷單機構進行操作一樣。
第四輪,都是半斤八兩,五十步笑百步,打成平手了。
6.高價ICO質疑
Fcion:交易挖礦模式的實質是變相ICO,用BTC或ETH付手續費,平臺百分百返還,拿回平臺幣,就是用BTC或ETH購買平臺幣。
幣安:用平臺幣BNB可以抵扣手續費,人們傾向于購買BNB。
當然,看到量級程度,幣安在這一輪勝出,畢竟Fcoin是利用優惠政策,變相地將手續費換成平臺幣返還,雖然目前價值是等價的,但是很多人并不看好FT的價值,甚至擔憂其會歸零。
但是基于FT沒任何價值的情況下得出的結論可能并不成立,如果前期吸引人過去,大家在哪個交易所交易都一樣,手續費一樣產生,那FT就是有價值的。
縱觀所有平臺幣都是沒價值的,比如ht,okb,bnb都毫無價值,只是玩法不同,價值提現不同而已。最終還是需要看這個幣能不能快速地出貨,有沒有流通性,能不能換取等價的其他認為有“價值”的幣,比如BTC、ETH。
另外,ICO的觀點并不成立,它不過是將優惠的部分,用自己的平臺幣進行返還,而你本身參與交易的,還是一些自己選擇的主流幣,并不是按照市面上普遍認為的,通過有價值的幣,去換取一個可能歸零的幣,其實就相當于網購平臺弄出的,代金券一樣,你也只有在這個店鋪用,才可能抵扣。
其實,就小編看來,對于小交易和新交易所而言,交易挖礦模式更多的是提供了一種運營模式,或者說新的冷啟動方式,應該可以快速地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吸引自己的一批用戶、機構和相關的流量關注。
如果將Fcion目前的模式定義為資金盤或者說高價的ICO,其實是言過其實的,Fcoin交易所,目前也只是通過讓利和刷單,吸引人氣,并且通過與羊毛黨的合作,為自己的交易所發展,打開破局之路。
從本質上來定義,交易挖礦就是一種讓利拉客的方式,在交易所前期發展較為困難的時候,有助于引進大規模的新用戶,一種較為新穎的競爭模式,也不會從根本上徹底顛覆整個交易所的玩法。
當然,這種模式也會存在一定的弊端,可能就短期來看比較高效,長期如何良性地發展下去,也需要后期的發掘。
交易所最核心的問題,不僅在于低價,安全性、幣種數量、質量,用戶體驗、使用感覺,才是發展的基礎設施,也是發展的必備條件。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